1.历数足协掌门人功与过 谁是最合格的?

2.他曾是中超年薪最高外援,周薪高达200万,为什么如今机票都买不起?

3.姚明把欧洲篮球联赛带入国内会不会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呢?

4.中国世界杯场上的悲剧?

5.姚明要买上海队吗

历数足协掌门人功与过 谁是最合格的?

姚明世锦赛录像全场回放-中超联赛世界杯姚明

中国 体育 行业协会的改革有一个重要宗旨是,“专业人办专业事”,姚明、张军、刘国梁等名宿纷纷上位,但足协却是例外,一把手陈戌源显然不算专业人士。为什么足协会这样?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咱们不妨回顾点评一下职业化以来历任足协话事人的表现。

1 其实,专业人办专业事这个观点,曾经有一个时期被公众深恶痛绝过。比如王俊生时代,那时候王俊生启用的中层干部几乎是清一色足球专业出身,但鉴于中国足球长期冲不进世界杯的残酷现状,当时民间最流行的一个观点是,足协这帮人懂足球不懂管理。说白了,就是认为王俊生他们没文化。

那时候甲A联赛刚刚起步,职业化还处于 探索 阶段,俱乐部该怎么运作?基本都是两眼摸黑,大家每天在电视里看着意甲、冠军杯,就开始骂,看看人家的职业联赛,咱们这职业联赛就是伪职业联赛。一个比较模糊的观点是,足协应该让懂经济懂管理的人组成,比如经济学家、律师什么的。

客观地说,王俊生开创了中国足球两个先河,一是聘请了国家队外籍主帅施拉普纳,二是在红山口会议中决定开始实施职业联赛。职业联赛出现的问题其实不应该由王俊生背锅,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体制的大变革初期总是很难把握。至少王俊生是有战略眼光的,因为当时在奥运战略下,各省体工队都在砍足球队的编制,没有职业化,中国足球基本就要完蛋了。

当然,王俊生下课,和职业联赛的兴衰无关,中国足球的指挥棒在 体育 总局手里, 体育 总局要的是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出线资格。这方面,王俊生要负主要责任,可能是被施拉普纳搞怕了,他把国家队教鞭交给戚务生,戚务生的平庸让国足兵败十强赛。接下来是77年龄段国奥的败北,那届国奥队由留学巴西的健力宝队加持,被国人寄予厚望,王俊生这次请来的是外籍教练,可惜霍顿是国际足联讲师出身,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枚。

2 接下来登场的是口若悬河的阎世铎,也就是从阎世铎开始,中国足协开始了非足球专业人主政的时代,一直至今。阎世铎在任,干了两件事,一是在国足大佬对米卢反水时,坚定不移地为米卢撑腰,让国足 历史 性打进世界杯。二是为准备赛,阎世铎让职业联赛暂停升降级,给如火如荼的联赛泼了一盆凉水。

不客气地说,中国曾经红透全国的足球热就是毁在阎世铎手里。阎世铎的不幸在于,赶上了向境内大面积渗透的时节,他本来面临一次绝佳的整顿联赛的机会,浙江绿城向假球黑哨宣战,阎世铎完全可以顺水推舟,让司法介入。可惜,阎世铎的选择是行业的事由行业内解决,当的风气在联赛疯狂蔓延时,没有司法介入,足协根本控制不了。

02世界杯之后,在阎世铎治下,假球泛滥,彻底让中国足球失去了民心,大牌球员再也不是城市偶像。中国足球的外部形象遭遇毁灭性打击。

3 阎世铎之后轮到了谢亚龙,谢亚龙练短跑的,秘书出身。同样是运动员出身,和王俊生相比,谢亚龙就暴露出了专业方面的缺陷,他的思维摆脱体制内运动员的单一化思路,偏偏又没有王俊生那么专业。

谢亚龙在任期间,各级国家队成绩全面滑坡,其实那时候中国足球的人才还没有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硬实力还在。但国家队国奥队主教练的任免以及管理非常非常混乱,行贿受贿在国字号球队中特别普遍,国家队集训名单极其不稳定,滥发国脚资格,国家队几乎成了菜市场。

谢亚龙最后在2009年轰轰烈烈的足坛反赌扫黑行动中落马,和他一起落马的是他的左膀右臂南勇、杨一民,足协高层几乎被一锅端。这时候,我们还不得不感慨阎世铎光彩的一面,因为反赌扫黑查出的大案多发生在阎世铎主政时期,阎世铎安然无恙,至少说明他还没有掉到那个大染缸里。

4 谢亚龙之后的韦迪属于过渡人物,但他过渡的非常糟糕,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的专业化经验在足球行业完全行不通。我以前说过,中国足协是中国 体育 行业协会最职业的,篮协都比不上,更何况那些市场化非常不足的其他项目。如果从职业化的角度看,韦迪几乎就是一名技术官僚。

韦迪上任时,中国足协领导刚刚被一锅端,中国足球新的治理方案尚未出台,韦迪也属于旱鸭子上架,接下这个烂摊子时应该也是满头雾水。韦迪主要干了什么?还真没留下什么痕迹,这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足协话事人。

5 蔡振华担任足协主席的这个时期,也曾饱受诟病,曾被退役运动员讽刺为“一个打乒乓球的居然来管中国足协。”但公正地说,蔡振华主政时期,是中国足球02之后最好的一个时期。

一方面,中超联赛全面复苏,市场价值市场关注度前所未有的得到认可。中超版权卖出5年80亿的天价,是一个颇具说服力的数字,中超球队在亚冠的竞技实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时候,中超真正成为了联赛。另一方面,国家队的管理也尤为正规,领队凌驾于主帅之上的离奇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外籍主教练第一次充分享受到足协后勤团队的支持,并没有收到任何掣肘。

美中不足的是,里皮接手国家队还是晚了一些,高洪波浪费了4轮的比赛,要不然,按照里皮带队后的拿分节奏,国足应该可以杀进俄罗斯的。

6 陈戌源去年接手足协,时间太短,我们无法总结只能展望。未来关于陈戌源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件事,第一,国家队层面,如何尽快处理完所有归化球员的手续,并能完成归化球员与国家队之间的无缝对接。技术层面,归化球员在中国效力数年,不存在战术磨合问题,需要警惕的是归化球员加盟后与本土球员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二,尽快成立职业联盟,中超的良性发展是足协没办法解决的。这里面存在着天然矛盾,足协要的是国字号成绩,俱乐部要的是市场利益。职业联盟不成立,足球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他曾是中超年薪最高外援,周薪高达200万,为什么如今机票都买不起?

如果跟你说,一个赫赫有名的足球明星,到现在连一张头等舱的机票都买不起?

你觉得这个消息可信吗?

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质疑,头等舱机票虽然昂贵,但毕竟是球星,而且还有自己的名气,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发生在这位足球明星身上的事情!

尽管我国球队难以闯进世界杯,但是国内的比赛还是异常激烈的,而各个俱乐部为了提升自己球队的实力,也纷纷邀请了一些强劲的外援加入球队中,而上港的外援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

他的名字叫做阿萨莫阿-吉安,相信熟悉足球的朋友们,经常看上港的朋友们对这位都不会陌生,而为什么要说他呢?因为这位外援可以说是中超年薪最高的一名外援,周薪就高达200万,想想一年得多少大洋入手。

吉安是来自加纳的运动员,在加纳的地位相当于姚明在国内的地位,带领自己国家的足球队进入三次世界杯的成就,使得他身价翻倍,甚至无数年后,加纳的历史上都会留下这位运动员的名字。

2014年荣膺亚冠金靴和亚足联最佳外援,代表阿尔艾因出场65场攻入73球,世界杯决赛圈中进球最多的非洲球员,种种殊荣在身上,吉安一时风光无限。

但是非洲大地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经济条件差,吉安自身的收入并不高,再加上球技越发精湛,自然而然是不能够蜗居在这个地方,要换成大地方开始打拼来着,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庙小供不了金佛 屋檐矮住不了巨人,而吉安就是这个巨人。?

那么来到了亚洲的吉安,就和上海的上港俱乐部签约了,而身处魔都之地,上港实力雄厚,再加上吉安条件摆在那里,直接高薪邀请过来。

那么故事讲到这里,就有人好奇了,按理说这种级别的球员,不说和顶尖的运动员C罗,梅西那样堪称神豪,但最起码也是富豪级别的,怎么到现在混得如此落魄了?

事情接着从15年开始讲起,吉安的一场生日宴会上,其父亲老吉安喝多了,一不小心透漏了关于吉安年龄的问题,说吉安不是30而是40,对于一名运动员而言,年龄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一下子就引起了波动了。

虽然事情有所反转,但上港表示要单方面撕毁合约了,而给出来的原因就是吉安这些年来比赛累积下来的暗伤已经影响了比赛的发挥了,而且年龄虚报这个问题也是个大事,而吉安对于这种做法也是不满意。

于是双方开始打官司,至今僵持不下,而加纳的媒体也是宣布最近吉安已经破产了。

而当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禁让人思考一下,周薪有过200万,上港高薪签过来的球员,这么多年少说几千万得到手了吧,对于咱们这种普通人而言,即便是退役了不踢球了,依然能保持自己是个有钱人的身份,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

而吉安现状则是连头等舱都开始为难了,这只能说明消费观念上实在不合理。

国内人基本上都有着攒钱的习惯,不管再怎么花,手里面都要有积蓄来以备不时之需,精通钱生钱之道,而老外的消费就是有钱就花,没钱就赚,混不下去就街头一趟,去过洛杉矶的应该都能看到,流浪汉都能有聚集地了。

也不知道这种消费观念叫做洒脱好,还是别的形容词好,而吉安面临破产的现状,也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了,所以这个故事很好的就向我们证明了,不管你怎么能挣钱,给自己定了几个小目标,如果不合理消费的话,破产是迟早的事情。

而这个世界上诸如吉安这样的运动员肯定有,也不在少数,或许只有如同C罗,梅西,内马尔这种顶级职业球员,才不会考虑这种破产的事情,毕竟将自己家里面脏衣筐的衣服拿出去卖一手,都是天价级别的,而这也许就是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无需用价值连城的事物来装横自己,而因为自己却让一件普通的事物变得价值连城!

姚明把欧洲篮球联赛带入国内会不会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呢?

从CBA和所谓欧洲篮球的合作项目来看,姚明此行并不包括欧洲篮球联赛的引进。篮协目前的规划只是为了交换塞尔维亚篮球。虽然本月签署了一揽子合作意向,但许多合作只是为了国内联赛球队的体育交流和其他岗位的专业培训。引进欧洲联赛或者塞尔维亚联赛的直播不在合作意向范围内。可以说,篮协的这项工作是比较务实的。至少在2019年世界杯惨败之后,我们也应该明白,中国男篮的崛起在于未来基础实力的提升,而不是过于沉迷于引进海外联赛甚至申办国际比赛的形象塑造,没有强大的实力站在位置上,只是豪华联赛中的一朵云,至少中超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很多年前,欧联也主动考虑进入国内市场。2012 -2013年,很多欧洲球队甚至试图引进CBA球员来推广自己联赛的转播。然而希腊联赛成功打响了第一枪。2012年,在试图将郭、等球员引入欧洲失败后,于2013年被引入欧洲联赛,创造了CBA球员首次进入欧洲联赛的纪录,一度引起广泛轰动。但由于篮协并未对欧联表示出兴趣,各赞助商也一直保持观望状态,NBA联赛在中国的人气正如火如荼。引入欧洲或希腊联赛完全不在篮协的计划范围之内。在未能确定目的的情况下,希腊联赛仅在一个赛季后就中断了与尚平的合作。然而,尚平在希腊联赛中的数据只有5次,场均0.8分。

唯一的收获就是和球队一起夺得了希腊联赛冠军。尚平的表现不佳。除了能力有限之外,欧联在此期间并不注重培养中国球员,只希望利用CBA球员扩大市场收入,这也是国内球员无法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例如,2012年,希腊的帕纳辛奈科斯团队计划引进郭。然而,当辽宁男篮决定放人时,希腊却无法给出郭的训练和上场时间的计划。很明显,他们只想让郭坐冷板凳拉行情,自然就失败了!

很多年前,欧联在中国落地的失败并不仅限于对篮协的漠视,还有很多赞助商和直播平台的犹豫。可以说,未来欧洲联赛的引进,不仅需要篮协的主导作用,更需要一个平台来购买和引进。至少目前还没有任何平台对此表示兴趣。

然而,凡事由易到难。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欧洲联赛什么时候会进入中国,但随着CBA球队和塞尔维亚篮球之间确定的交流计划,相信在接下来的CBA休赛期,中国男篮和CBA球队都将有足够的机会与塞尔维亚男篮对抗,甚至可能会推出一系列的欧洲集训,相关的直播比赛也会随着直播平台呈现给观众。

中国世界杯场上的悲剧?

中国世界杯场上的悲剧?

未来地足球道路在我们自己地脚下!

华夏儿女----决不轻言放弃!

中国足球如今地地步,足协责任最大,没有系统和合理地备战计划,中超又不能经营好,这样地足协,我认为上世界上最无能地足协.所以中国足球制度地变革势在必行,希望这次失利是变革开始地导线,引爆中国足球地变革之路.其他如杜伊也有责任,临场指挥出现失误,球员也有责任,学艺不精.但追根赳底还是我们中国13亿人民地责任,因为中国人踢球地人太少了,现在足球在中国已经被篮球取代,篮球成为了中国地第一运动了,没办法,中国足球没有象姚明一样地球星.但我们要放眼未来,中国已经落后世界足球很大了,中国足球要发展,要走适合自己地道路,日本人找到了巴西地技术型打法,因为日本球员身体条件没有优势,但脚下灵活.那么中国,我认为应该学德国,虽然德国地足球有衰退地迹象,但德国足球讲究地整体和意志是中国足球最缺少地,且德国足球地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不过身体很好,所以比较适合中国地球员.中国足球遭遇过无数次黑色3分钟,这充分暴露了中国球员意志力不强地特点,中国地足球打地显得毫无章法,说明中国地整体配合能力地低下,学德国足球,可发挥出中国地优势.虽然其他足球强国地足球很豪华,很好看,很有观赏性,但有点华而不实,注重效率地德国人地足球更适合中国,找到正确地出路,中国足球才会发展!以下是问题!

中国足协自2000年后就酷爱豪赌,先是豪赌世界杯,结果世界杯倒是参与了一回,但中国足球却至少倒退了十年.2000年以前,好歹中国队还算是亚洲准强队,常年地亚洲老五.经此一赌,现在中国队充其量算亚洲2流,而且还是2流下游.连8强赛都混不进去了.长期以来..中国职业联赛地技战术水平和足球界地整体素质没有什么提高,可以说是原地踏步甚至还不如计划体制下地“赛会制”,于是为了刺激市场,投资人不择手段打假球,贿赂裁判,用“激素法”强心,用以维持逐渐没落地足球市场,在功利主义地摸爬滚打下忽略了青少年足球地建设,“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谈,他们地功利思想,不会,也不可能为足球这个拖累企业地产业作长期地投资,青少年足球教练素质低下,任人唯亲,就更不要说他们更为孩子们灌输什么先进地足球意识和教导知识性极强地技战术理念了.一代又一代,不同地人重复走着前辈技术粗糙、能力底下、非合理身体接触对抗地老路,不论甲A还是中超,其联赛地含金量和欣赏性何从谈起?频繁地失误,缓慢地进攻,摔跤式地身体对抗,无聊地拖延比赛时间..这样地联赛水平,难道不是明日黄花蝶也愁?观众地忍耐是有限度地,对于这种乏善可陈地联赛,没有必要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在上面不失为明智地选择.斫择欣赏价值更高地国外联赛更能让真正地球迷赏心悦目,何乐而不为?失去了球迷,等于失去了足球地市场,没有政府优惠政策地民营企业俱乐部,急于脱手这块烫手地山芋,足球明显成了“不良资产”,被更多不愿意再烧钱地老板们所遗弃.总而言之,造成不良地恶性循环地一切根源在于没有一个好地制度来限制资本利益下所衍生地假、恶、丑现象,既然没法根除而流之于皮毛地应付,对中国足协来说,他们地生存条件不已市场为基础,因为他们地体制是“应试”性质地,对于更多地足球领导,他们地任务是上级指派下来地诸如“08奥运”地任务,于是,在任务业绩与足球发展两相权衡下,他们更倾向于前者以此升官发财.但是他们不知道,没有良好地联赛作保证,中国足球就是“断了线地风筝”,会越行越远.他们不能做到真正已球迷利益为本,因为他们不是真正地投资人,专业体制下地主管部门怎么能够出来职业体系下地东西呢?所以,不可能,08奥运、10世界杯不是为中国足球地年轻人作出地牺牲,真正牺牲地,是中国足球地未来.制度,像一支无形地手支配着一切,甚至违背客观规律!!其实中国足球地问题是多方面地,第一是足协地问题,管理层地问题不解决那么任何一个球队都不会有好地成绩.中国足协地体能测试究竟有没有用?国足为什么还是常常输了球后归结为体能下降?第二是教练问题,其实国足地实力技术还是有地,但是国足最大地问题是没有一个特点.看看以往一些国家地崛起都不一定是需要多少球星,但是必须要有自己地特点.英国是靠长传中吊,荷兰地全攻全首,意大利地防守反击,巴西靠强攻弥补防守...等等.一个球队有地特点遇到别地对手才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看看这几年地国家队吧,霍顿虽然不是个好教练,但是那时侯中国打地是长传中吊,至少有自己地特点,但是现在地国足真地是没特点

姚明要买上海队吗

不是要买,而是他为上海队资助2000万美元帮老球队渡过难关。姚明能入主上海男篮实非易事,此前坊间风传中超上海申花老板朱骏亦有兴趣收购上海队。据上海滩同行介绍,凭借自身的良好形象,姚明最终在和朱骏的PK大战中后发制人,将对方KO,成为自小为之征战的母队的新老板,一切可谓冥冥中自有天意。

PK朱骏

姚明胜在人气

姚明母队——上海东方男篮(“大鲨鱼”)的困局已经由来已久。早在去年7月,“大鲨鱼”就因为2000万注册资金不到位,险些从CBA联赛中消失。今年1月中旬,“大鲨鱼”赞助商西洋集团决定撤资,让这支老牌CBA球队再度陷入无钱可拿的境地。

去年7月上海男篮遭遇困境时,上海媒体和球迷“姚明回来当老板”的呼声一片。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姚明那时并没有出手。今年4月,当上海男篮再度陷入绝境时,以玩足球著称的申花老板朱骏,一度也产生了蹚“大鲨鱼”这个浑水的想法。当时,财大气粗的朱骏一定想用一定资金占有上海男篮俱乐部50%的股份。不过,朱骏横跨足球和篮球的狂想,被上海男篮俱乐部董事会最终否决。上海男篮主教练李秋平当时更戏称,如果朱骏投资篮球,到时候他要求去打CBA,那么没有人吃得消他。

重建辉煌

搭救昔日冠军

赞助商西洋集团撤资、“游戏大王”朱骏忽悠一圈走人,“断奶”后的上海男篮举步维艰,这个昔日CBA总冠军队伍已沦落到队员只能领取1500元基本工资的地步,不少在体育局没编制的小队员甚至过起了“零工资”的日子。

与去年一样的困境,让上海篮球界再次想起了姚明。就在前几天篮管中心召开的联赛工作会议上,上海男篮就提出了股权转让的申请。一位内部人士当时就透露,陷入危机的上海男篮有望很快走出低谷,这个肯救“大鲨鱼”于水火之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姚明!昨天,上海方面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姚明投资“大鲨鱼”一事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所有具体事务均由“姚之队”具体在操作。由于还有一些程序需要走,双方将在近日正式对外公布此事。在去年同期上海各界呼吁姚明收购母队整整一年后,姚明入主“大鲨鱼”才几成定局,而他也将成为CBA联赛中一名最特殊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