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奥运会决赛对手是谁-邓亚萍奥运会决赛对手
1.面对让球她果断拒绝,八年后不敌邓亚萍否认让球质疑:我尽力了
2.邓亚萍复盘乒乓球混双赛,她认为问题究竟出在哪?
3.邓亚萍、王楠、张怡宁三人,谁巅峰时刻的统治力更强?
4.历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都是谁?
5.邓亚萍为什么打不过何智丽
6.邓亚萍是第几届进入奥运会的?
面对让球她果断拒绝,八年后不敌邓亚萍否认让球质疑:我尽力了
在中国女乒的 历史 上,曾经有这样一位运动员,她在18岁的时候才进入到国家队,然而,在进入到国家队两年之后,她就获得了奥运会的女单冠军,这也是国乒首个奥运会单打冠军。
然而,她在奥运会夺冠后,并没有成为像后来的邓亚萍王楠那样的****,反而是在夺冠后的第三年就宣布退役。当时的她年仅23岁。
更加离奇的是,她在退役之后,辗转去了中国台北,并代表中国台北队参加国际比赛,并成为中国女乒最强的对手。
她就是国乒首个奥运冠军得主陈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88年汉城奥运会,年仅20岁的陈静毛遂自荐,在一次队内投票选举奥运会参赛人选的时候,陈静勇敢地在调查表上写下一行字:为什么不启用年轻选手?
陈静的勇气打动了教练组,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刚刚进入到国家队才两年的年轻人,居然有如此的勇气,敢于主动要求参加奥运会,再加上,当时陈静的实力在队内也确实名列前茅,最终,陈静为自己争取到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当时的陈静年仅20岁,比现在的孙颖莎还年轻。是当时三位参加奥运会单打中最年轻的运动员。
汉城奥运会,获得单打参赛资格的三名运动员分别是焦志敏、李惠芬和陈静。
三个人也发挥非常稳定,顺利打进了奥运会的女单四强,四强中唯一的外协会选手是捷克运动员赫拉霍娃。
年仅20岁的陈静在半决赛面对的是一场外战,她将迎战捷克选手赫拉霍娃。
但是教练组却对陈静有点不放心,担心年轻的陈静不是赫拉霍娃的对手,于是为了增大夺冠的几率,教练组安排另外一场半决赛,焦志敏和李惠芬的比赛,由焦志敏让球给李惠芬。
理由是焦志敏在新德里世乒赛不敌赫拉霍娃,而李惠芬此前对赫拉霍娃曾经取得过五战全胜的不败战绩。
焦志敏不敢不服从教练组的命令,她知道如果不听从教练组的命令,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毕竟何智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就这样,焦志敏不得不让球给李惠芬。
却不料年轻的陈静在半决赛中,干脆利索地战胜了赫拉霍娃,也闯进了女单决赛。
按说,决赛将在两名中国选手之间进行,无论谁夺冠,都是为国争光,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不会再有让球的事情发生,却不料,教练组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居然再次要求陈静在决赛中让球给李惠芬。
教练组给出的理由是陈静年仅20岁,完全有机会在四年后,再次在奥运会争夺冠军,而当时的李慧芬已经25岁了,四年后很难再有机会争夺冠军了。
可是,教练组怎么就没有想到,焦志敏也已经25岁了,四年后也同样没有机会争夺冠军了啊!
面对教练组的这一要求,陈静断然选择了拒绝,在决赛中各凭本领吧!
决赛中,陈静发挥强势,打得更加积极主动,最终,陈静以3-2的比分击败了李惠芬,获得了汉城奥运会的女单冠军。这也是国乒 历史 上首个奥运会单打冠军!
然而,夺冠后的陈静回国之后,尽管没有像何智丽那样被公开批斗,但是公然违抗教练组领导的命令,还是使得陈静处处遭到排挤,先是自己的主管教练被调离,随后陈静又没有获得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参赛资格。
面对这样的打压排挤,陈静无奈之下只得宣布退役。
退役后的陈静辗转到了中国台北,开始代表中国台北队参加国际比赛。
1993年,刚刚复出三个月的陈静,就打进了世乒赛的女单决赛,而这一年,中国女乒却没有一个运动员打进世乒赛半决赛。而邓亚萍更是早早出局。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已经离开国乒五年的陈静,代表中国台北队再一次参加了奥运会的比赛,她在半决赛击败了乔红,职业生涯第二次打进了奥运会的女单决赛。
陈静决赛的对手正是一代乒坛女皇邓亚萍,这也是新老奥运冠军之间的争夺。
邓亚萍开局发挥强势,连下两局,大比分2-0领先。
但随着陈静适应了邓亚萍的进攻节奏,陈静很快就发起了反击,连扳两局,将比赛拖入到决胜局。
此时场上的形势变得紧张起来,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然而,决胜局中,陈静在2平之后突然间状态全无,最终以5-21 的悬殊比分输掉了比赛,直到邓亚萍获胜那一刻,教练组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而这场比赛,也被很多球迷质疑,认为陈静是在决胜局中主动让球给了邓亚萍,因为陈静毕竟是从国乒走出去的运动员,她毕竟终究还是要回来的。
面对让球的质疑,陈静断然选择了否认,陈静表示:我只能说,我尽力了!
事实上,陈静曾经说过,我从来没有要和中国队队员拼的念头,我没有带着复仇的想法去对抗中国队队员,绝对没有!
邓亚萍复盘乒乓球混双赛,她认为问题究竟出在哪?
邓亚萍复盘乒乓球混双赛,她认为问题出在第三局
2021年7月27日晚,乒乓球名将邓亚萍在个人微博复盘了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她从技战术层面来看待这场比赛。她认为整个这场比赛的问题是出在了第三局。
资料图 新华社发
全文如下:
昨天的混双比赛伊藤美诚和水谷隼拿了金牌,许昕和刘诗雯拿了银牌,这个结果很多国内球迷都不能接受。这场比赛我全程都在看,也做了笔记,但是觉得今天发出来比较好。相信经过一天的沉淀,大家能够更多从技战术层面来看待这场比赛。
前两局刘诗雯、许昕我觉得还是调动得非常快,自己投入比赛的状态也很快,打的非常紧凑,技战术发挥、包括前三板的控制力,一个人下手以后的跟板等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前两局可以说是占据了明显的优势。那么反过头来,水谷隼跟伊藤美诚的前两局总体感觉有点过紧,可能对于金牌想法也过于多了,从感觉上来说没有进入状态,没有打出应有的水平。等到伊藤美诚和水谷隼两局落后了下来以后,两个人反而放下了包袱,更敢拼了。
我觉得整个这场比赛的问题是出在了第三局。
到了第三局,在前面两局非常轻松的情况下,许昕跟刘诗雯第三局明显感觉心态上有点放松了,在处理球上面就抠得没有那么细,抓得也没有那么的紧了,开始有一些无谓失误。总体我认为这一局主要的问题是出在了心态上,就觉得我前面两局对方没得打,我就可以赢了,有点放松了。相反,日本队0:2落后,他们想要赢,那么他们只能放手一搏,这就是心态的转变。所以水谷隼和伊藤美诚这边,在第三局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得出他们出手更加的坚决,出手的质量也更高了,拿下第三局。
第四局从开始一直咬着比分,许昕、刘诗雯在6:3领先的情况下没有抓住机会扩大战果,被对手追平6:6、7:7,最后打到8:10,最后输掉了这局。当然前面的话像许昕接发球接的还是相当好的,让水谷隼调位拉不出质量。但是总体还是没有扭转心态的问题,打起来感觉没有做更加充分迎接困难的准备。这样大比分双方就打到了2:2。
打到第五局,开局上来打得不好,中国队1:4落后。感到许昕和刘诗雯的手紧了,反而这时候水谷隼和伊藤打出了一些自信,这局球主要还是输在心态和情绪上。如果当时是我在打这场球,我会调整心态,2:2没有关系,我应该忘掉它,我应该放下前面所有的所谓的2:0领先、2:2被追平。应该从零开始,这个时候必须快速重新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当中,让自己快速的兴奋起来,你搏我也要搏,你拼我也要拼,要有这种劲头。反过头来现场他们给我们感觉是什么呢?球打的也有点犹豫,一直是在落后,一直是在1:4、3:5、6:7、6:8、8:10、9:10,最后输掉。整个这一局就是被别人在压着打,喘不出气来。这局完全可以打得更细一点,还可以抠得更紧一点,处理球上胆子可以再大一点。
第六局的话,我觉得这局许昕、刘诗雯两个人打的还是不错的,还是比较敢于出手,你看比分一上来,2:2,然后6:4领先;7:5领先;9:5领先;11:5,最后拿下第6局。我们这局还是赢在一分一分地盯紧了抠细了。混双输球真的可以很快的,你丢一个,我丢一个,两分球就出去了。所以说要求我们的运动员需要高度专注在我们的每一拍出手上,因为我方女选手的球如果出手稍微软一点或者出球质量差一点,对方的男选手他就会下板,那么他一下板,对于我们的男同伴他就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难接球,所以说我们要保证两个人像一个齿轮一样,衔接的要非常快,女选手给男同伴创造更多进攻的机会,男选手要坚决上手拿分。那么从第6局上来讲,我们看到了这种感觉,许昕和刘诗雯打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
打到第七局主要是开局没打好。一上来,伊藤美诚发了一个侧上旋,刘诗雯挑了,直接让水谷隼变了许昕的直线,这个球质量非常的高,这下许昕不太敢动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大家都知道许昕的正手是很强的,正手的杀伤力也很大。水谷隼变一个直线,这个时候许昕就不敢随便用正手去侧身,迫使许昕要站在中间,站在中间回球相对质量就会低一些。第二个球水谷隼撕了一个斜线,所以这两个球水谷隼确实打得非常好。因为混双大家都知道,接发球是占优的,那么反过头来我们自己在接发球轮没有拿到分,这个是很难受的,上来就0:2落后。紧接着到我们的发球轮,也没有得分,结果让人打了4:0。这下日本队整个气势完全就出来了,然后打到5:0、6:0、7:0、8:0。这种气势已经压不住了。所以说关键局的关键球,特别是开局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确实这两个球水谷隼处理的非常果断。而且从这一点上来看,对方对中国队,特别是对许昕和刘诗雯,人家研究的也非常透,知道你什么时候想侧身,知道你什么时候想搏杀,我该什么时候跟你硬对硬刚对刚。可以看得出日本队对于许昕和刘诗雯没少下功夫,他们的打法、他们的技术特点,他们的习惯线路。包括有几个球,伊藤美诚防许昕的进攻都等在许昕的习惯线路上,许昕到他的正手位喜欢拉直线,然后伊藤就等着他这条直线球。所以我想在这一局,开局上没有打好,再加上确确实实把日本队的这对选手的士气彻底给打出来了。我们相对来讲,自己出手上还是显得稍微有一点保守了,因为毕竟打到3:3了,到最后的关键局了。可能我们还觉得水谷隼和伊藤美诚两个人也许会更紧张,那么按道理来讲,他们可能会更保守一点,但是没想到的是日本队这对小将放得更开了,更敢搏杀,而且还都打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对选手都会很难的。但总体来讲,许昕和刘诗雯也没有放弃,虽然在这么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仍然还在坚持,还在咬还在顶,我觉得也很不容易了。打到5:9的时候,我觉得确实是这个擦网球救了他们。那时候已经看到水谷隼跟伊藤两个人想赢了,打球变保守了,明显可以看到出手有点软了。但是恰恰在9:5这个关键球的时候,伊藤来了一个擦网。
总体我觉得大家都尽力了,但是这场比赛是值得总结的。乒乓球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后边的比赛还有4项。我们运动员有句老话,叫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希望他们能够快速调整好心态,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邓亚萍、王楠、张怡宁三人,谁巅峰时刻的统治力更强?
三个人都曾经是中国女子乒乓球的****,但是巅峰时刻的统治力更强的人是张怡宁。
邓亚萍是中国女乒的在第一个代表性人物,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这段时间里,邓亚萍曾经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那也是被世人公认的?邓亚萍时代?。作为女乒的开创者之一,她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得到了4枚奥运金牌,为国家创造了无数荣耀。但同时她也曾经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败给了小山智丽,得到了国内的批评。
王楠是中国女乒的中兴人物。她在2006年不莱梅世乒赛上得到了第19个世界冠军,同时也完成了对邓亚萍的正式超越,当然这也是一种传承,同时,王楠还是中国女乒第一个冠军?全满贯?的获得者,即获得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的冠军,这也成为很多女乒选手的追求目标之一。王楠是承上启下的代表,但是也曾经有过釜山亚运会先后输给金香美、金英姬的经历,备受球迷的质疑。
张怡宁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女乒****,也是被网友们称作?大魔王?一样的存在。张怡宁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她的心理能力和单打能力,在赛场上经常打的对手丧失斗志。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她曾经在比赛里?打哭?福原爱。而证明张怡宁超强单打实力的则是她连续获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女乒单打冠军,这也是分量最重的两枚金牌。她在那个时候是统治级的存在,在运动员排名上一度因为没有败绩无法上榜,
邓亚萍、王楠、张怡宁都是中国女乒的标志性人物,也曾经为国人带来无数荣耀,希望中国女乒能够继续延续辉煌。
历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都是谁?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陈静:
决赛陈静3:2李慧芬特点:打法凶狠,反手弹击,借力反弹,弧圈球结合快攻。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邓亚萍:
决赛邓亚萍3:1乔红特点:速度快,打法凶狠。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邓亚萍:
决赛邓亚萍3:2陈静特点:速度快,打法凶狠。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王楠:
决赛王楠3:2李菊特点: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张怡宁:
决赛张怡宁4:0金香美特点: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多拍能力极强,防守强悍。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张怡宁:
决赛张怡宁4:1王楠特点: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多拍能力极强,防守强悍。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李晓霞:
决赛李晓霞4:1丁宁特点:横拍,力量大,旋转强。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丁宁:
决赛丁宁4:3李晓霞特点:下蹲式发球,左手横拍,两面反胶。
乒乓球项目是从1988年第二十四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的,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一直是十分出色的,几次都包揽了所有的金牌。
1988年汉城奥运会:
中国队的陈静在决赛中击败队友李惠芬,成为了奥运历史上第一位乒乓球女单冠军。
随后的男子、女子双打比赛中,中国队的陈龙灿/韦晴光、韩国队的梁英子/玄静和分获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邓亚萍在获得女单冠军后便开启了属于她的“乒乓时代”。
女双方面邓亚萍与乔红的组合力压群芳,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同时也成就了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双冠王”的优异成绩。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女单冠军则仍是上届冠军邓亚萍获得。
男子双打上孔令辉与刘国梁获得金牌,被称为“乒坛双子星”,邓亚萍/乔红继续蝉联了女子双打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
女单冠军则是王楠获得。
双打比赛中,王励勤/闫森与李菊/王楠分获冠军。此次奥运会中国队成为大赢家,包揽了四枚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
女子单打被大魔王张怡宁取得。
男女双打冠军被马琳/陈杞和王楠/张怡宁包揽。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包揽了四枚金牌,马琳、张怡宁获男女单打冠军。
由于赛制改革,团体赛取代了双打比赛,马琳/王皓/王励勤和郭跃/张怡宁/王楠组成的男女团体横扫对手,获得了最后的冠军。此届比赛开始,中国队开始称霸奥运会乒乓球项目。
2012年伦敦奥运会:
山东队输送的李晓霞也在女单比赛中霸气夺冠。
男女团体的冠军得主仍是中国队,男团:马龙/王皓/张继科;女团:丁宁/郭跃/李晓霞。
2016年里约奥运会:
女单(丁宁)以及男女团体四枚金牌。
这是中国乒乓球队继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历史第五度在单届奥运会上包揽乒乓球项目的四块金牌。男团:张继科、马龙、许昕;女团:李晓霞、丁宁、刘诗雯。
扩展资料:
北京时间8月18日上午,里约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各项比赛全部结束,中国乒乓球队力克对手,包揽男单、女单、男团、女团四金。下面我们回顾一下中国乒乓球队在里约奥运会上的摘金历程。
8月11日 女单决赛 丁宁4-3李晓霞
丁宁以4-3战胜队友、卫冕冠军李晓霞,夺得冠军,成就自己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的单打大满贯,摘得中国代表团里约奥运会第10金。
乒球女单决赛 丁宁摘金
在这之前,丁宁、李晓霞在预选赛中双双强势晋级。1/4决赛中,丁宁4-0胜德国选手韩莹、李晓霞4-0胜中华台北选手郑怡静,晋级四强。半决赛中,丁宁4-1胜朝鲜选手金宋伊、李晓霞4-0胜日本选手福原爱,会师决赛。
8月12日 男单决赛?马龙4-0张继科
马龙以4-0战胜队友、卫冕冠军张继科,夺得冠军,成就自己在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的单打大满贯,摘得中国代表团里约奥运会第11金。
乒球男单决赛 马龙夺冠
在这之前,马龙、张继科在预赛中双双强势晋级。1/4决赛中,马龙 4-0胜尼日利亚选手阿鲁纳、张继科4-1胜日本选手丹羽孝希,晋级四强。半决赛中,马龙4-2胜日本选手水谷隼,张继科4-1胜俄罗斯选手萨姆索洛夫,两人顺利会师决赛。
8月17日 女团决赛 中国队3-0德国队
中国队(李晓霞/丁宁/刘诗雯)3-0横扫德国队(韩莹/索尔佳/单晓娜),强势夺冠,三盘比分分别为3-0、3-0、3-1,摘得中国代表团里约奥运会第17金。
乒球女团决赛 中国队摘金
之前的比赛中,中国队在首轮比赛中3-0速胜东道主巴西队,晋级八强。1/4.决赛中,中国队3-0战胜朝鲜队,半决赛3-0横扫新加坡队,顺利晋级决赛。
8月18日 男团决赛 中国队3-1日本队
中国队(马龙/许昕/张继科)3-1强取日本队(丹羽孝希/水谷隼/吉村真晴),四盘比分分别为3-0、2-3、3-1、3-0。此场队日本队的较量中,在中国队第一盘领先的情况下,日本队水谷隼在第二盘3-2胜许昕拿下第二盘。紧接着中国队连胜2盘扭转局势夺冠,摘得中国代表团里约奥运会第18金。
乒球男团决赛 中国队夺冠
之前的比赛中,男团在首轮3-0力克尼日利亚,晋级八强。1/4决赛中,中国队3-0英国强势晋级。半决赛中3-0战胜韩国,晋级决赛。
人民网-里约奥运会乒乓球项目落幕 中国队包揽四金
邓亚萍为什么打不过何智丽
1994年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邓亚萍1-3不敌何智丽,那一场输球,成为了邓亚萍职业生涯永远的伤痛。邓亚萍赢得无数的冠军,赢了无数场比赛和无数个对手,可是,人们却一直对于那一场亚运会女单决赛输球记忆深刻。邓亚萍说:“很奇怪,我拿了那么多的冠军,赢了很多比赛,可是人们却偏偏记住了那一场比赛。”
对于亚运会输给何智丽的那一场比赛,邓亚萍表示:“为什么会输给她,其实,并不是何智丽有多强,主要是自己太轻敌了。那一届亚运会比赛赛程也非常有意思,所有的比赛一天打完。第一场比赛,何智丽对阵陈静,我真的没有想过陈静会输球,以前的比赛,何智丽想赢陈静,那是想都不敢想的,我一直把陈静当作自己的第一对手。”
“何智丽赢了陈静之后,她又在半决赛战胜了乔红,这两个选手,何智丽能够连续战胜她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何智丽赢了两个高手之后,和我打比赛,气势很好,有一点乘胜追击。而我在与她的比赛中,太轻敌了,赛前我根本没有准备,我想着自己按照以前的战术,肯定能够赢她。不过,很遗憾,我发现自己的战术打不通,她防守出奇的好,进攻打不她之后,自己的失误也多了。当然,还有现场的观众,他们的欢呼声,也有一点干扰自己。”邓亚萍表示。
从邓亚萍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一场决赛,邓亚萍输得非常不甘心。因为不甘心,邓亚萍也曾想在别的国际大赛中复仇何智丽。不过,很遗憾,在之后的国际大赛中,邓亚萍再没有几乎与何智丽相遇。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何智丽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乔红,让乔红实现了复仇,不过,不是邓亚萍。
多年以后,邓亚萍说:“打比赛不能轻敌,不管是强的对手,还是弱的对手,她们都会进步,每一场比赛,都是要认真准备,全力以赴。”看来邓亚萍真的是吃一堑长一智啊,在经历了失败之后,她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奥秘和真谛,如此看来,输球也是一件好事情。
邓亚萍是第几届进入奥运会的?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的邓亚萍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单打决赛,最终战胜代表中国台北出战的陈静,成功蝉联女单冠军。而在女双比赛中,她和乔红再度联手,在决赛中战胜了队友刘伟/乔云萍,获得女双冠军。这也使邓亚萍再度成为了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双冠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