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乔丹是如何成为篮球之神

2.搜狐新闻体育为什么都是关于篮球

3.体育新闻的特征是什么

4.NBA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乔丹是如何成为篮球之神

关于nba篮球的新闻报道-nba篮球体育新闻稿

乔丹一个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他为什么会被称作篮球之神呢?因为他是迈克尔.乔丹,因为他拥有他个人极强的人格魅力,气场强大,最重要的是他的实力是当之无愧的NO1。

乔丹在大学时期就已经是明星球员,在1982-1984赛季连续两次被《体育新闻》评选为年度大学生球员以及全美第一阵容队员。

1984年乔丹参加选秀,以第三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状元则是奥拉朱旺。乔丹刚进入NBA一直都是单打独斗的典型,一直到登上NBA冠军的宝座。乔丹,新秀赛季场均得分28.2分 ,季后赛场均得分29.3分。第二个赛季因左脚的一块骨头骨折,所以只打了三场比赛。虽然被票选进入全明星,但没有参加。赛季末乔丹回到赛场,在与凯尔特人的第二场对战中得到63分。打破了NBA季后赛得分纪录。

1986年到1990年。乔丹一直单打独斗,这几年刷新了NBA的各种记录。连续九场场均40加,夺得两届扣篮大赛冠军,获得得分王称号,常规赛MVP,全明星MVP,NBA年度最佳防守球员。乔丹,几乎拿到了NBA的各种奖项,但是一直无缘总冠军。

公牛队请来了菲尔杰克逊他改变了乔丹的打法。引进三角进攻,终于迎来了乔丹的第一个三连冠。乔丹率领公牛公牛一路高歌猛进。整个季后赛就输了两场。其中包括东部决赛横扫活塞报了一箭之仇。总决赛主场先-1局的情况下接着连胜四局横扫湖人。获得第一个NBA总冠军,以及总决赛mvp。乔丹以他个人的神级表现带领球队夺得后面两个总冠军,完成三连冠的伟业。然而三连冠没多久乔丹的父亲被谋杀。就在新赛季开始前,乔丹宣布退役,去打父亲希望乔丹从事的棒球。但是乔丹的棒球生涯并不理想。

乔丹的第一次退役。造成了非常大的轰动,美国经济震荡。美国许多人因此失业。公牛队因为乔丹乔丹的退役上座率下降,收视率下滑,公牛的市值也下跌。和乔丹签约的耐克公司也损失惨重。耐克的估值下跌了4%。而因为乔丹退役的影响。然后之后每年的销售量不停下滑以及销售额减少了2.5亿美元。受到乔丹退役的影响,芝加哥城市。许多相关行业都都受其影响。芝加哥间接损失上百亿美元。整个美国经济为之震荡。

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希望乔丹能够复出,NBA联盟请求乔丹复出。乔丹的队友皮蓬在比赛中多次呼喊乔丹复出。NBA名宿约翰逊竟然在镜头前跪下请求乔丹复出。

可是当乔丹宣布复出的那一刻。整个美国都轰动了。耐克公牛以及整个芝加哥还有其他相关的各个行业都受益。乔丹复出第一场比赛收视率创下NBA历史新高。所以说乔丹是当之无愧的篮球之神。

搜狐新闻体育为什么都是关于篮球

你好,

搜狐体育新闻之所以大多数都是关于篮球方面的,这是有原因的,当初姚明加入NBA后,大家一直对姚明抱有很大的期望,加之姚明在NBA的不断成长以及进步,逐渐证明自己的明星地位,可以很肯定的说,现在很多看NBA的人不是真正了解NBA才去关注,而是有了姚明,一个曾经被认为是中国人无法参加的职业联赛!

由于姚明的成长,关注NBA的人越来越多,加上随后的易建联参加选秀,NBA奇迹般的有了“中国德比”! 篮球方面的体育新闻点击率越来越高!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NBA成功的经营手段以及商业推广。还有,NBA联赛还有球星的魅力!!

既乔丹成为神话之后,NBA继续造势,科比、詹姆斯、杜兰特,NBA不乏超级球星,球星的魅力也是不可阻挡!

还有现在的林书豪,身为华人,表现算是中规中矩,不做太多评价,只能说,一个林书豪可以带来多少点击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体育新闻的特征是什么

摘要:体育活动具有健身、娱乐、健康、向上、大众化、普及化等等的积极因素,关注体育新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方式。那么体育新闻的特征是什么?体育新闻的特征是以它的报道对象——体育运动为依托,在对体育运动的报道中形成并反映出来的。体育新闻包括国内足球、国际足球、NBA、CBA、综合体育、奥运、直播、**、竞猜等。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吧。体育新闻特征是什么

体育新闻的特征是以它的报道对象——体育运动为依托,在对体育运动的报道中形成并反映出来的。

①激烈的竞争性。体育竞赛的激烈竞争,赋予体育新闻以有声有色、激动人心的丰富内容。

②广泛的群众性。由于群众对体育运动有着强烈的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的愿望,因此,体育新闻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

③强烈的国际性。由于体育运动中存在大量的国际交往,体育新闻就成了这个“国际社会”的主要信息传递手段。

④紧迫的时间性。体育运动竞赛的时间性很强,体育新闻必须尽快发布出去,稍有延误就失去了时效性。甚至丧失了体育新闻的价值。这也就加大了体育新闻工作的难度。体育新闻可采用文字、摄影、电视、广播等新闻手段。

体育新闻的三大特点

娱乐性

体育新闻传播的对象是体育,要认识娱乐休闲性是体育新闻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认识到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正因为关心体育的多了,观看体育的多了,对体育新闻也越发关注,体育媒体也越来越多,体育报刊的发行量也越来越大。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新闻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各大媒体与国际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相并列的一大新闻门类。综合类报纸的体育新闻版面不断扩大,专业体育报纸迅速增加。据统计,从1985年到1999年,我国的专业体育报纸从12种发展到40余种;1989年,我国仅中央和省级的体育信息月报就达一千万字。九十年代中期《中国体育报》的发行量达20万份,2001年上半年《体坛周报》的发行量已达280万份;《球迷》《球报》《足球》都成为2000年报业发行排行榜的领先者。90年代以来我国专业体育频道、体育电视栏目遍及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体育节目的收视率始终居于各类电视节目的榜首,成为各大电视台最具效益的支柱产业。

目前随着体育新闻面向受众的窗口日益扩大,受众对体育新闻的求知欲越发强烈,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了解比赛情景和结果的体育新闻,还希望了解到明天可能发生什么体育事件,想了解到比分背后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如运动员的精力、动态、心理,赛场上的技战术变化,以及记者客观、中肯技战术分析,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事实和见解,得到更多的娱乐享受。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无论是报刊或电视,评论类体育新闻不断涌现,如在各类报纸体育新闻版上都少不了风格独特、笔法灵活、语调轻快的体育杂文、随笔、散文等。各种体裁的体育新闻使体育新闻具有更强的欣赏性、娱乐性、消遣性。体育新闻也越来越吸引受众,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内容。

国际性特征

要理解体育新闻的国际性,除了要理解竞技运动的跨文化性之外,还需要认识竞技运动竞赛的国际性特征。竞技运动竞赛的国际性特征,从以下三个层面表现出来。

第一,当代竞技运动竞赛活动国际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育竞赛更是风靡全世界。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国际竞赛几乎从未间断,甚至有“每天都有一项国际性运动竞赛举行”的说法,竞技运动竞赛已形成了以奥运会为依托的全球文化现象。

第二,当代竞技运动竞赛组织国际化。随着竞技运动竞赛的频繁举行,各个项目、各个地区的国际性运动竞赛组织也相继成立,使当代国际竞技运动竞赛组织形成了规模大、数目多的特点。这些组织为竞技运动竞赛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第三,当代竞技运动竞赛运动员参与的国际化。过去的50年,参与运动竞赛的竞技运动队,往往是由不同民族或种族背景下的运动员组成。而在最近几十年,各国竞技运动代表队开始出现了纷纷引进外援的现象。如享誉世界的、欧洲的各种足球俱乐部,在全世界招募运动员,各路精英云集,使欧洲足球赛成为全世界每年聚焦的热点之一。又如全球最著名的美国NBA篮球赛也有许多外国球员参加,我国的篮球运动员姚明也引进火箭队,创造了亚洲人进入最高水平篮球赛的历史。运动员不代表自己的国家,自主选择参与国际运动竞赛的现象,更丰富了竞技运动国际化的内容。

认识和理解竞技运动的跨文化和国际性特征,就不难理解体育新闻的国际性特征。体育新闻报道的就是这些跨文化的身体符号、跨文化的运动情景、跨文化的竞赛过程。体育新闻记者,主要就是活动在这些国际赛事之间,采集着始终鲜活、生动的体育新闻信息。体育新闻的国际性特征也由此而生。

情感性特征

近些年来,体育新闻对运动竞赛的消息报道仅仅是很少的一方面,而更多报道的是那些真挚感人的与体育赛事、体育人物密切相关的故事。德国甲级联赛中以平均十七台摄像机转播单场比赛,不但以多机位竭力捕捉场上最精彩的镜头,同时也不忘搜寻千姿百态的绿茵众生相,两台专用机自始至终对准各队教练席,把场上的风云变幻与教头的喜怒哀乐加以切换编辑,构成耐人寻味的精彩镜头,从更多的人文意义上挖掘运动员的魅力。这些对赛事背后新闻的报道,更多地关注到了体育比赛中人物的家庭、婚恋、母子情感、父子情感、以及竞赛的间接参与者。有人说,体育新闻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越来越“软”,“软新闻”有排挤“硬新闻”的趋势。这些带情感性的体育新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为人们的心灵带来安慰和激励,为人们欢度余暇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NBA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 全美职业篮球联赛 1891年,美国人詹姆士·奈什密斯博士在麻省的春田学院,为了给学生们找一个冬季体育锻炼的方式,在1891年用2只破筐和一只代用的足球创造了篮球运动,这才有了今天如火如荼的NBA。而NBA在1946年6月6日诞生时,有一个我们陌生的名字BAA。 NBA的出现和发展是篮球运动前五十年积累和沉淀。自从1891年,篮球运动被詹姆士·奈什密斯博士发明之后,1898年,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的一支球队用25美元租用了当地一家礼堂比赛并向观众售票。在赛后的分红中队长库珀组织比赛有功,首先领到了1美元。这场“有偿篮球赛”被不列颠大百科全书认定为第一场“职业篮球赛”。 特伦顿比赛之后,“有偿比赛”在全美迅速展开。为了保护参加“有偿比赛”选手的利益, 1898年各地的球队成立了第一个职业篮球组织--“国家联盟”(NBL)。由于各球队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相差甚远,加上没有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和规则,NBL仅仅经过三四个赛季便名存实亡了。30年代,NBL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复苏,进行一些规模不大的联赛。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推广促销,篮球的影响力始终没有形成。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寂寞已久的体育经纪人看准了这一点,他们联络11支球队老板,发起成立了BAA这个组织。BAA是NBA的前身,NBA的真正生日应该是1946年6月6日,这一天,纽约中央车站附近的“舰长饭店”里,BAA(BOSKETBALL ASSOCIATON OF AMERICA)--全美篮球协会的 “亚当”和“夏娃”们召开了成立大会,会议确定11支参赛球队和每队要进行60场常规赛。 BAA由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们共同发起成立,初衷是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候不至于空闲冷场。这些体育馆的老板们对于经营体育场是行家里手,他们针对NBA“国家篮球联盟”的球队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一些中、小城市的现实情况提出一定要在当时的大城市内建立当地有名球队,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篮球组织的概念。在常规赛季中,每个联盟内部的球队要打两个主客场,和另一个联盟的球队要打一个主客场。最后按成绩好坏排队出进入季后赛的名次,只有进入季后赛才有希望夺得总冠军。BAA采用4节共48分钟制,人盯人防守并禁止联防。至今这些仍然是NBA区别于业余篮球的最基本特征。 BAA的发起人之一,波士顿花园体育馆的老板沃尔特·阿布郎同时提出新的职业篮球概念,即职业篮球必须有雄厚的财力支援,一名选手只能为一家俱乐部效力并要签订严格的合同,联赛还要建立选手储备制。这些理论贡献在于将巨额资金和法制制约引入篮球,为日后的NBA的发展奠定了高薪制和合同制这两大基石。 1949年,随着BAA吞并NBL后,为了避免可能引起的法律上的麻烦,正式改名为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即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