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缶表演-北京奥运会表演者
1.急需一篇奥运开幕式击缶的作文
2.北京奥运会击缶原因
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节目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
急需一篇奥运开幕式击缶的作文
我这有一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好运!
那一夜,中国文化感动世界
气势恢弘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美轮美奂,令人震撼。文化底蕴与高科技相结合,中国元素与世界性相接轨。四个小时的开幕式内容颇多,从画卷到文字,到文房四宝,到戏曲,到丝路,到礼乐,到自然,到梦想,到各国运动员进场,到点火,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幕式上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2008名击缶者一齐击缶而歌拉开演出的序幕。
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击缶”的演奏形式。《诗经?6?1陈风?6?1宛丘》中记载说“坎其击缶,宛丘之道”,《风俗通义》说:“缶者,瓦器,秦人鼓之以节歌”。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击缶是相当流行的风俗。
缶,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带着中国原始而古朴的节奏感,伴随着震天的呐喊,运用了现代先进的光电技术,为全世界的观众做了一次从视觉到听觉的洗礼。击缶而歌,倒数计时,随着巨人脚步的临近,击缶的节奏越来越快,光电组成的倒计时字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闪烁,到8点整到来的那一刻,这古老的方式点燃了所有观众的激情。
二千零八名乐手组成的宏大而庄严的缶阵在中国古老的计时器“日晷”影像反射的光芒中,掀起滚滚雷声,响彻全场。整个缶面闪现的巨大倒计时数字,令观众呐喊、沸腾,在撼人心魄的缶乐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豪迈歌声,撞击着全世界观众的耳鼓,这古老而盛大的迎宾礼节再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开幕式大气磅礴的表演展示,以中华文化内在核心价值为底蕴的中国元素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惊喜、震撼和感动。开幕式的成功不仅证明了我们办好奥运的智慧和能力,更彰显了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能够倾倒世人、震撼世界。中国文化中最美的画卷穿越时空,浓缩凝练于奥运之夜。那一夜,古老深邃的华夏文明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一夜,正在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最璀璨耀眼的一个。那一夜,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欢欣鼓舞,心潮澎湃。那一夜,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备感骄傲,引以为荣。那一夜,世界读懂了我们;那一夜,我们感动了世界。
那一夜,世界给了中国四小时,中国还给世界五千年。
北京奥运会击缶原因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的振动产生的,缶声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2)男同学一般总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男同学声音的音调比女同学的音调低,原因是声带振动的频率比女同学的振动频率慢.
故答案为:(1)振动;空气;(2)音调;慢.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节目
欢迎仪式
首先,2008名演员、2008尊缶,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寓意了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时空观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演员击缶吟诵,表达了欢迎朋友的愉悦心情。 最后10秒,“缶阵”的击打节奏激烈,雷声轰鸣。缶面上连续闪出巨大的 9、8、7、6、5、4、3、2、1等字样,与节奏相配。
29个巨大的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奥运会主会场,象征着第29届奥运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脚印由火焰组成,代表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火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它大大推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由焰火组成的脚印穿过天安门广场,一路向北,朝主会场走来。巨大的脚印化作漫天繁星飘落,聚拢成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天上飘下来仙女,她们的名字叫“飞天”。
空中的“飞天”从地上拾环而起,簇拥着五环漂浮在夜空中,既美丽又充满神奇。蓝、黄、黑、绿、红五色圆环代表了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每一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都能在自己的国旗上找到至少一种六种(加上白的底色)的颜色。
8名持旗手水平持旗,隆重展示国旗。1名儿童唱响《歌唱祖国》。56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儿童簇拥着国旗走来,代表中国56个民族。
升旗手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224名民族合唱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民族国歌合唱队是由来自56个民族的演员组成。
文艺演出开始
大屏幕上出现一个短片
序幕的短片,表现了一幅中国画卷从纸张制作、文房四宝到落墨着色、装裱成轴的全部过程,预示着文艺表演的整体美学品格。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文房四宝是中国对笔、墨、纸、砚的统称,装裱成轴是中国保护和美化书画、碑帖的一门特殊技艺。
“画卷”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一幅真正的中国画卷打开了。它告诉人们,今晚的演出将从一幅中国画卷开始。
2. 画卷中央,铺放着一张白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3.画纸四周的绫子上,流淌着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图案,有岩画、陶器和青铜器....
4.这是一张1000多年前的古琴,名为“太古遗音”。
5.演员们独特的身体语言,蕴涵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趣和韵味。今晚的演出,是以中国水墨画的黑白基调开始的。
6. 演员在纸上画了朵朵祥云,画了山川、河流、太阳。祥云神奇地消散,只留下山水和太阳。
7.地面上,是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
孔子3千弟子入场
1.这是孔子的“三千弟子”。演员们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弟子们手持竹简。这是用竹片穿成的书,竹片上刻着文字。
3.这是活字印刷的表演。“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4.“活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
5.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
6.又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
7.这是一个现代的“和”字。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8.以线条的形式表现长城,简洁而鲜活。
9.朵朵桃花,浪漫、写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10.这897位演员,整整训练了10个多月,每一个人的动态程序都不一样,全凭熟记和苦练才能完成。
戏曲的台子起
这是中国传统的京剧打击乐表演,激扬的鼓声、音乐和手舞红旗的演员,将人们的思绪拉向了遥远的过去。中国地域广阔,戏曲历史悠久,方言众多,因此,中国戏曲也衍生出了数百个品种,而京剧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
礼乐部分
1.演员们举起这张纸前行。地面上是“丝绸之路”的地图以及沿途的文化标志。
2. 现在演的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欧洲大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3.现在表演的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
4. 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领27000人的船队远航,从中国的泉州出发,到达西亚、东非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5.这名演员手举古老的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五幅中国长卷画,配以演员的古典舞,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的盛世气象。演员演唱昆曲。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已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面上,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大驾卤簿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乾隆八旬万寿图卷》一一呈现,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在古典舞的陪衬下,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盛世气象。
梦想篇
天籁般的钢琴声响起,有如在沉睡的夜空中投入了一颗繁星,这是由年轻的钢琴家郎朗和一名五岁的小女孩共同演奏的精章。他们用浪漫的旋律,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1.钢琴家和孩子弹奏出浪漫的旋律,迎来了崭新的时代。这是中国的青年钢琴家郎朗。和郎朗
一起弹琴的这个小女孩只有5岁,她从4岁开始学琴。
2. 古老的画卷在无垠的星光中延展,寓意今天的道路更加美丽宽广。
3.现代部分的表演,从黑白跳跃到彩色,风格绚丽。
4. 1000名演员搭建了一个“鸟巢”,空中飞来一只可爱的风筝。
太极拳表演
太极的表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1.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拳路。它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2. 多媒体形式的表演,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功夫古老的哲学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名句的诗意表达。
4.太极八卦图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衍生了世间万物
的变化。
5. 20 08名太极演员排成圆阵。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圆为大,为圆满。现在这个阵式叫“天圆地方”。
6. 古代人画的日月山川图,被孩子们染成了绿色,表达了环保的理念。
这也是中国太极的核心观念:“天人合一”。
小地球升起
巨大的多环球在从舞台中缓缓升起,在夜空中呈现出绚丽的色彩。演员们走在上面,似乎脱离了地心引力,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由刘欢和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歌《我和你》响起,几千名志愿者、几千张孩子的笑脸进入会场,这是北京奥组委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向全球征集而来的。与此同时,2008张焰火笑脸出现在夜空中,这一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主题再次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
文艺表演结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
C |
试题分析:礼乐制和分封制、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们共同维护西周社会的统治秩序。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也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因此①②④正确。故选C。礼乐文明形成后,绵延于古代社会,对今天也有很大影响,故③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评: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它详细的规定了不同的等级行不同的礼,奏不同的乐。西周时期除了礼乐制度外,最容易考的还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需要在这个地方多多关注。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