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冠军台湾的陈静-奥运会 台湾 冠军
1.陈静获得了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女单冠军,对这位运动员你了解多少?
2.邓亚萍乒乓球奥运会冠军单打成际比分
3.中国有哪些人在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4.我想问台湾乒乓球选手陈静近况。
5.中国最好的女乒乓球运动员
陈静获得了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女单冠军,对这位运动员你了解多少?
陈静,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乒乓球运动员,她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女单金牌的获得者;她三次参加奥运会单打比赛,三次都获得奖牌,并且是金银铜各一枚;她在获得奥运金牌后被清除出国家队,退役后又回到国家队任教。现在,陈静不仅是一位大学教授,而且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她依然在为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1986年,陈静首次入选国家队,这一年她只有18岁。1987年,陈静夺得瑞典公开赛女单亚军,女双冠军。
1988年,20岁的陈静作为第三单打参加了汉城奥运会,并且和队友焦志敏、李惠芬携手闯进女单4强。当时,半决赛对阵是:焦志敏对李惠芬、陈静对捷克的赫拉霍娃。
陈静战胜赫拉霍娃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为了确保金牌万无一失,领导要焦志敏让球给李惠芬,理由是她曾负于赫拉霍娃,而李惠芬之前跟赫拉霍娃打五战五胜。焦志敏对李惠芬、陈静对赫拉霍娃的比赛同时进行,当时并不知道赫拉霍娃是否能出线。最终,当陈静打败了赫拉霍娃时,焦志敏已经让球输给了李惠芬。
如今,有许多体育明星退役后都进军娱乐圈了。有文艺细胞而且面容身材姣好的陈静为什么没在娱乐圈发展呢?对此,陈静笑著说:“是啊!我到台湾去了以后,马上就有经纪人找我拍戏,而且我在台湾还做了一段时间的主持人。其实我最想做的还是唱歌,出自己的唱片,但不知为何,找我的人都希望我演戏。因为这些原因,我没有在娱乐圈发展下去。”
同时陈静还透露,她曾为美国NUSKIN(如新)公司做过化妆品形象代言人。据说,当时这个品牌选择了6位奥运冠军作为其形象代言人,陈静是惟一的东方运动员。“我为这个牌子做了8年代言人,”她说。“那后来又为什么退出了呢?”“做代言人期间,各种商业宣传活动让我完全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因为这个原因我最终选择了放弃。”说到这段往事,陈静十分平静,略施粉黛的脸上还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邓亚萍乒乓球奥运会冠军单打成际比分
亚特兰大奥运会海外兵团是中国队的最大威胁,尤其是代表中国台北的陈静和代表日本的小山智丽。陈静是1988汉城奥运会冠军,小山智丽是1987世乒赛冠军,而且小山智丽曾在1994年亚运会连胜乔红、邓亚萍夺冠,能否挡住陈静、小山智丽,成为考验中国队的头等大事。女单1/4决赛,乔红3-0横扫小山智丽,报了亚运会一箭之仇,昂首挺进四强。其余三场1/4决赛,邓亚萍、陈静、刘伟均以3-0速胜,赛会前四号种子悉数进入四强。半决赛,邓亚萍VS刘伟,陈静VS乔红。陈静与乔红都是湖北武汉姑娘,两人交手较多,乔红占上风,1995年世乒赛,乔红3-0零封陈静。陈静知道只有积极搏杀才能击败乔红,陈静在发球、接发球、相持等各个环节都坚决果断,以3-0快刀斩乱麻,晋级决赛。另一场半决赛,邓亚萍3-0完胜队友刘伟进决赛,在女双与女单两个项目双杀刘伟。
中国有哪些人在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1.我国首位田径奥运冠军——陈跃玲: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陈跃玲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的金牌,这同时也是我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田径项目的金牌;
2.获得第一块奥运会奖牌的中国选手——杨传广:1960年罗马第17届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台北的十项全能选手杨传广获得了男子十项全能银牌。杨传广是中国第一个获奥运会奖牌的人,也是亚洲在17届奥运会上田径项目中获得奖牌的唯一选手,有“亚洲铁人”之称;
3.我国首位乒乓球奥运冠军——陈静: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女选手陈静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首个乒乓球奥运会冠军;
4.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中国选手——许海峰。
我想问台湾乒乓球选手陈静近况。
2013雅居乐地产直横大战前两小时,陈静依然忙着与《乒乓世界[微博]》主编夏娃商量着比赛的筹备情况。直横大战举办3年,陈静一直是这项活动的幕后策划人。
一边核对着比赛的一些细节问题,陈静扭头看了一眼在床上酣睡的大儿子阳阳,睡梦中的阳阳发出了一阵咳嗽声。陈静赶忙站起身来,拿起刚刚兑好温水的瓶子,拍着阳阳的背让他喝下。前年在沈阳的直横对决中,肚子里怀着小儿子、手里领着大儿子,陈静奔走在球队和赞助商的各个活动中。但不管多忙,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和照顾她都亲力亲为。
25年前夺得乒乓球[微博]奥运首金的陈静,眼下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华南师大教授、北京和伦敦两个奥运周期里中国乒乓球男队的心理辅导老师,同时还是一名成功的商人。2013年乒超启动仪式上,“广东陈静俱乐部”杀入乒超,让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陈静。
一周时间决定接手乒超球队
陈静说,从产生运作乒超俱乐部的想法,到买下冲超成功的河北男队,她只花了一周的时间,这其中整整有两天时间用在了研究新俱乐部注册制度上。“如果我买了球队,但最后在中国乒协那里注册不了,买球队的钱可没人能退给我。”尽管很短时间内就做出了决定,但接下来的每一步陈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乒超联赛中,霸州海润队是隶属河北省的球队。由于同一省市不能有两支参加超级联赛的球队,今年好不容易冲超成功的河北男队只得挂牌转卖,陈静俱乐部便一次性买断河北男队,“买壳”打乒超。
2012年乒超联赛在劳资关系上进行改革,俱乐部和球员的签约都是自愿性质,所以陈静俱乐部不需要负担河北队原有队员的编制问题,重新引进了马特、刘吉康等国乒一队的小将,还招募了德国名将奥恰洛夫[微博]。
乒超处子赛季步履维艰
陈静给记者算了笔帐,不算买下河北队的费用,只是维持俱乐部正常的乒超赛事运转,一个赛季自己最起码要投入500万人民币。
自认为不是商人的陈静笑称,经营起俱乐部后才发现,自己接触到每个人都是商人,“提到什么都是一个字,钱!”
在陈静的预想中,乒超这样有看头的比赛,应该有很多地方抢着冠名、承办,但实际情况却出乎她的想像。原本陈静想把俱乐部主场放在广州市内,方便广东球迷看球。“场地内想开空调,要收多少多少钱,开几盏灯要收多少多少钱....”球馆管理者的“钱钱钱”让陈静听得晕头转向,一场乒超比赛租用场馆两天的费用就高达15万,她根本没办法承受。
最终,俱乐部的主场放在了惠州和佛山,节省了一部分场地成本。就算这样,一场比赛下来,算上队员工资,成本也在20万左右。起码在这个赛季,陈静收不到任何真金白银的回报。
没有企业的冠名赞助,这一点是陈静俱乐部最吃亏的地方。“每个企业都有预算,今年的宣传推广费用通常是去年就做好规划的,我要做乒超俱乐部也是三个月前在确定的,这个时候找赞助太难了。”陈静这样说道。其实在俱乐部建立之初,曾有家吉林的企业想要给俱乐部冠名,双方各方面的条件都已谈好,陈静更连夜赶到吉林签约。但在签约的最后一刻,这家企业却表示合同中有一些细节还需修改,陈静只得先回到广州。等陈静在广州准备赛季前的冠名新闻发布会时,这家企业却突然撤出了。而原以为与这家企业可以合作成功,陈静还推掉了朋友介绍的有意冠名的公司。
用陈静自己的话说,赞助就这样“鸡飞蛋打”。而这样的境遇也让陈静团队的工作人员对俱乐部前景有了消极情绪。“静姐,你是觉得这几百万的赞助不重要吗?这个钱对你来说很小?”陈静的助手曾这样问她。“这个钱对我来说很大,但事已至此,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必须要走下去,就算失败了,我也得弄明白我输在了什么地方。”
这是陈静的性格,从打球时她就是这样。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原本并没有进入大名单的她给教练递了张纸条“为什么不用年轻队员”,后来才有了年仅20岁的陈静参加奥运会的机会;1990年她在巅峰状态时毅然退役,前往台北,边打球边学习企业管理。当时她的这些决定都被视为“疯狂”的举动,却成就了今天的陈静。
不是合格的商人
“如果我是纯粹的商人,就不会涉足乒超。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赞助,(乒超俱乐部)也算是我个人在投资。”
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说到运营乒超俱乐部的初衷,陈静笑着说道。在现阶段,如果俱乐部想要在经济上看到真金白银的回报,不太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利益的大背景下,陈静又为何投资乒超?
“我的公司在这之前一直在做赛事推广,体育产业这部分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如果想要更深入地做,就要投入到职业联赛中。虽然现在的乒超联赛并非完全市场化运营,但是我看好这个市场,未来乒超走企业化的管理是必然的一条路。”陈静这样说道。
2003年陈静自己的乒乓球健身俱乐部成立,总部位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之后相继落户于高端社区及幼儿园。而说起做赛事推广,2001年在台北,陈静就一手搞起了“四大天后”挑战赛,悉尼奥运会女单决赛的前四名选手,王楠、李菊、井俊泓以及陈静本人,以表演赛的形式上演,在当时那个年代,吸引“眼球”的程度绝不逊于如今的明星跳水秀。而国乒近三年的“直横大战”也是由陈静联系的赞助商,负责活动的推广。有了这样的基础,陈静想让自己的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借助自己熟悉的乒乓球领域以及乒超这个平台确实是一条路。
“说实话我对乒乓球还有些激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始终有一颗尝试不同领域的心。我可不想等老了回想起曾经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只有拿了第一块奥运乒乓球金牌这一件事。拜托,那都是哪年的黄历了?”陈静潇洒地说道。
“经营乒超俱乐部,你心里的底线是坚持多久?”
“3年,不管这个俱乐部做的成功与否,我都会逐渐淡出,交给专业的团队接手。陪伴孩子的成长才是我希望去做的,在老板的身份之前,我是个妈妈。”说到这里,陈静回头看了一眼睡得正香的阳阳,这一刻,陈静又变成了一个慈爱的母亲。
中国最好的女乒乓球运动员
为什么没有人提一下陈静呢?她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奥运会的乒乓球女单冠军,在当年我敢于表现自已,在入选前勇于表现自已,陈静递给教练组一张纸条:你们为什么不用年轻的选手?最终入选参加奥运会阵形,1990年退役,当时我还有进步的空间,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她只输给了邓亚平,获得亚军,给当时的中国军团做成了最大的威胁,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得季军。我觉得她的天赋非常的高,1990年之后退出国家队之后做别的事,在1993年的瑞典世兵赛,当时中国的乔红和邓亚平等被纷纷落马,都没有出现在决赛上,当时只有陈静出现在决赛上,当时她只是恢复训练三个月,可能中国目前没有一个乒乓球女运动员退役之后再重新系统训练会有那么好的成绩。台湾的训练条件远不如大陆。依然能打出这么逆天的成绩,真的太强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