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心沙亚运会开幕造型-海心沙亚运公园演唱会
1.海心沙有什么好玩的?
2.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介绍
3.2010广州亚运会观后感。
4.亚运会主场馆在哪里?
5.求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全过程(要文字)
海心沙有什么好玩的?
海心沙有市民公园、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广州大桥、猎德大桥,还会经常举办演唱会。
1、海心沙地理位置:
海心沙是位于广州市珠江北主航道上。地理坐标分别为:纬度:23.114155 经度:113.318977。上游不远为二沙岛与广州大桥,下游不远处是新建成的猎德大桥,南部为珠江河心岛海珠岛,北为广州陆地,隶属于天河区。 将建成市民绿化公园。2011年,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已建成,在海心沙设海心沙站。
海心沙岛是珠江新城核心区轴线的端点,作为珠江仅有的几个小岛之一,海心沙一直被定位为生态和休闲之岛。
海心沙岛也是广州城的一个交点:东西向是珠江这条见证广州两千多年古城风雨的历史轴线,南北向是广州面向未来发展的南北向新城市中轴线。向北延伸,是西塔、省博物馆等广州新标志性建筑、一直向北是2010年亚运会的主会场天河体育中心,犹如一个高脚的奖杯形状。
小岛四面环水,没有围墙,此外,海心沙所处的珠江两岸高楼众多,除了一些高级写字楼外,还有不少临江豪宅。 岛上会场容量:30米高的大看台能容纳的观众人数在2.4万人左右,但后期在南北两岸增加看台,三处看台的观众容纳量在3.5万人左右。
2、海心沙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
珠江江心的海心沙岛成为亚运会开、闭幕式的举办场地。 100天之后,一场以珠江为舞台,城市做背景的水上开幕式将给人带来震撼。 总导演陈维亚公开表示:2010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就是在珠江上向外界呈现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3、海心沙市民公园:
2013年10月,海心沙的投资运营方广州市城投集团宣布,把海心沙分西、中、东三个区域分别进行改造。改造后,海心沙实现全岛免费开放。海心沙坚持亚运公园、市民广场的性质,原有建筑和新建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按照“亚运名片、市民广场、国际时尚”三个功能定位,对原有设施进行适当改造,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4、海心沙交通指南:
从天河城走约150米到brt体育中心站乘坐b9路(178路)(坐1站)到南方报社站3走到花城大道的花城大道站转乘40路(非亚运演练时)(坐2站)、407路(坐2站)到广州大剧院西门站下。走约770米到海心沙广场。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介绍
开场
开幕式将以怎样的形式开始
男孩带圣水从天而降
据介绍,当天晚上8点正式开始后,开幕式将由“一滴水”拉开帷幕。坐在芭蕉叶内的广州男孩从天而降,他将带来的一滴圣水汇入大海,带着观众们正式“起航”。记者看到,在舞台的中央,全部积满了厚10厘米的水,场地内的演员们都将踏着水花进入场地。而舞台最靠近观众一侧,还有一条宽5米左右、横贯全场的水道,水深达3米多。在这个区域还会有花样游泳、高空跳水、摩托艇等精彩的演出。
木棉花揭开亚运面纱
作为广州的市花,木棉花瓣撒落在场地舞台,这也意味着亚运会开幕式四大篇章的正式开始。该节目的导演林琳说,从亚运会开幕式创意之初,这个方案就被确定下来。“平时已不被注意的木棉花,此时才真正代表了广州。”林琳说,红色的木棉花瓣非常飘逸,能体现岭南文化、水和生命的寓意。这部分表演大约有500名演员参与,他们将装扮成花瓣,忽而组成一整朵木棉花,忽而又分散为花瓣飘逸在舞台中。
焰火
万众期待的亚运会开幕式焰火表演设备安装11月9日晚上宣告完毕,在600米高的广州塔安装现场,广州亚运焰火燃放指挥部执行总指挥、熊猫烟花集团董事长赵伟平告诉中新社记者,开幕式焰火总数为16万发,比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多,而其中三项特别的创意将申请吉尼斯纪录。
赵伟平透露,开幕式的焰火主要有三个章节,分别在倒计时、国家***宣布开幕和圣火点燃部分绽放,三部分都有不同的特色。
他说,开幕式焰火主要突出文化元素,分别是中国文化和广州文化,还突出开幕式的主题《启航》。这三个元素都有非常特别的创意与之呼应,目前这些核心创意正在申请吉尼斯纪录。 赵伟平透露,与《启航》相结合的焰火创意叫《一帆风顺》,象征广州和珠江走向东方、走向大海;与中国文化结合的创意是《旭日东升》。他说:“广州塔的正北方,即朝着海心沙的方向,将有一个用焰火写成的巨大汉字,长200米、宽130米,突出广州元素和文化,非常具有震撼性。”
这个巨大的汉字是什么,他没有透露,但强调将与北京奥运会“大脚印”一样让人难忘和记忆深刻,同时最能代表广州。
此外,赵伟平还介绍,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焰火的总燃放量是16万发,正好与第16届亚运会相吻合,在规模上已经超过北京奥运会的8万余发和上海世博会的10万余发,将成为国内烟花燃放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据悉,这16万发焰火中,其中有4万发礼花弹。焰火的主要燃放场地是海心沙、广州塔、猎德桥和阅江路,核心焰火集中在猎德桥和广州塔之间。其中广州塔上有接近2万发的焰火,猎德桥和阅江路上的焰火将超过6万发。
作为世界上最高的焰火燃放点的广州塔,同时也是广州的新地标,开幕式的焰火可谓为广州塔“量身定做”。赵伟平介绍,他们专门为广州塔设计焰火,常规焰火的发射距离只有60到80米,而广州塔上的焰火全部加长到130米,这样才能与广州塔的高度成比例和协调,使效果更加精彩和壮观。
火炬
神秘的火炬将如何点燃
舞台中心设升降平台
每届大型运动会的点火仪式都非常神秘。在近期的彩排中,火炬点火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而导演们每每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更是三缄其口。由于未在体育场举行开幕式,火炬塔的位置就更多了些许神秘。记者在彩排中看到,在开幕式舞台中心预留了一个可升降的平台,而第四篇章的演出有一个环节是,45名圣女端着圣水向场地中心升起的道具汇集,随后四个支柱将撑起这个道具。虽然这个道具未被点燃,但现场观众都猜测,这就是广州亚运会的火炬塔。“点火仪式就像博弈打仗一样,声东击西。你设想很伟大,也许我很平实,你设想得很高深,也许很淡雅。”陈维亚说。
节目
最具观赏性节目·《白云之帆》
悬空飞人空中扮海鸥飞翔
在整个开幕式表演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由180名悬空演员表演的9分钟拼图,背景就是四座八面风帆屏。在《白云之帆》中,180名演员以八面风帆上的视频图像为背景,在空中摆出各种造型,包括笑脸、飞翔的海鸥,以及体育比赛中的跨栏。由于风帆高80米,悬空的演员都是通过上下左右的位移实现拼图,每次变化都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了精彩和刺激,场内不断发出惊呼声。
幕后
奥运演员担任悬空飞人
陈维亚透露,《白云之帆》的演员,就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担任太极表演和地球表演的河南塔沟少年演员。此前,他们在少林寺搭建了60多米的模拟风帆练习。“节目从创意、训练到现在,已经1年零3个月了”。陈维亚说,这个单项项目排练时间长度、工作强度已经超过奥运。由于无法遮挡,游客们参观完少林寺,都会看看他们的表演。只是,游客并不知道他们是在为亚运会开幕式进行练习。
不扰民调整排练时间
“这些演员提前两个月就抵达了广州。”陈维亚说,为了不扰民,在实际场地上,他们每天凌晨5点到早上7点、晚上9点到12点练习。不过后来有市民认为早晨的练习对生活有干扰,早上的练习就取消了。
运动员进场
12日21时许,各代表团按英文字母顺序入场。而每个代表团入场时,现场由100多人组成的中国军乐团都奏出不同的音乐:中国香港代表团入场时演奏《东方之珠》,中国澳门代表团入场时演奏《七子之歌》,中华台北入场时演奏《阿里山的姑娘》,日本代表团入场时演奏的是日本传统音乐《樱花》……而中国代表团入场时则演奏广东著名乐曲《步步高》。
2010广州亚运会观后感。
刚刚在家里阳台看完亚运会开幕式。
我们把电视机扭向阳台方向,坐在阳台边看电视边看现场--我们的视野几乎覆盖整个六百多米高的电视塔“小蛮腰”和四百多米高的现代写字楼西塔,还放眼好几公里长激光四射色彩斑斓的风情珠江两岸,如梦如幻的都市风景尽收眼底。
在阳台上我们不经意地发现,我们总是比全亚洲的电视观众早几秒钟看到现场怒放的烟花,这下切实体会到了先睹为快的感觉,我越发感叹我家阳台的景观、我家的风水有多么的好!每次从电视上得知准备放烟花的时候我就赶紧提前打开录像机录像,把美景和家人的欢笑声保留起来。
电视里的开幕式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北京奥运会还深刻,也许因为我是广州人,也许广州亚运会确实有她哪种不可复制的特点,还有堪称世界水平的创意。
水滴、水雾、水花、水浪,水上舞蹈、水上音乐、水上烟火、珠江巡游,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水舞台、水元素、水文化应该就是本届亚运会突出的亮点和特点吧。
岭南文化也很浓郁、突出。广东童谣《落雨大》的出现让我们感到精神一振,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看来我们真成了地道的老广了。圣火点燃的方式出乎意料,居然是用炮仗来点燃的,很简单、很传统,回味一下马上又觉得很温馨、很人性化,这其实也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特点,和谐、很有人情味,广州人应该能够切实感受到亚运会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地变绿了,房变靓了,还有不断新增的地铁、城市BRT、APM等等各种城市交通系统。
9点钟左右全体市民把房间里的绿色花卉放到阳台、露台、窗台、天面上,这个全民参与的1分钟城市绿色行为艺术很有创意,很有意义,广大市民不但是亚运开幕式的观众,同时还是亚运节目的参与者,我相信很多人会难以忘记的。
在技术创意上,最大的亮点无疑就是那四块巨型的风帆立面舞台了,我从来未曾见过这种立面舞台,前段时间我去过3次现场,都没想到演员会在竖起来的屏幕上面表演,今晚可真是大开眼界了,看着屏幕下面的演员拉着钢丝绳,真担心万一脱手屏幕上面的演员会怎么样,这恐怕是世界首创、是最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吧。
最能体现广州人文精神的就是圣水盆到圣火盆的转化了。45位少女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圣水”缓缓注入圣水盆,圣水被吸收后,圣水盆缓缓升起,最后融合45个国家和地区亚运精神的“圣火”就在这里熊熊燃起,这是一种和平和谐的愿望,也巧妙地表达了广州人水火都能交融的包容胸怀。
亚运会主场馆在哪里?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建筑日期: 1998年12月-2001年9月
建筑面积: 30万平方米 座位数量: 80012
建设地点: 广州
赛时功能: 开/闭幕式 田径 足球
比赛时间: 2010年11月13日至26日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南部,占地30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0012人。这里承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和田径、足球等比赛项目。奥林匹克体育场在设计上,首次打破了国内体育场传统圆型的设计观念,采用了飘带造型的独特设计,新颖而浪漫。九运会的开幕式和田径比赛于2001年11月份在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建筑特色
飘带造型屋顶
奥林匹克体育场在设计上,首次打破了国内体育场传统圆型的设计观念,采用了飘带造型的独特设计,新颖而浪漫。体育场盖顶分东、西两片钢屋架,重达11000吨,弯曲地坐落在21组塔柱上,象征着21世纪第一次全国体育盛会在此召开。屋顶自由飘逸的缎带造型又像中国巨龙翱翔半空,寓意着广东在新世纪的腾飞。
木棉花瓣型看台
体育场内设21个看台小区,五颜六色的坐椅,犹如万片色彩斑斓的花瓣,汇成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极为壮观。整座建筑富于动感和象征意义。无论观众站在看台的哪个位置,运动场内的所有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可以充分享受观看竞技的乐趣和激情。
螺旋状的飘带和球体构成的火炬
体现人类不屈精神和追求光明的火炬,由螺旋状的飘带和球体构成,用悬索固定,悬浮在两组飘逸的缎带屋顶之间,矗立在整个体育中心和体育场的共同轴线上,使人们从任何角度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炬。
>>场馆功能
九运会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承接了中国对巴西国际足球邀请赛、四国女足锦标赛、全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第三阶段比赛等多项重要赛事。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体育场馆建设要面向21世纪,着眼于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有关指示精神,体育场按承办国际最高级体育赛事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为了提高体育场的设计水平,将国际体育场馆设计的先进潮流和我国传统文化完善结合起来,体育场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特邀请了国内外8家著名的体育场设计单位进行体育场国际邀请建筑设计竞赛,并聘请国内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组成评委,经过技术审查、专家评审和商业谈判,美国NEB设计集团以设计方案新颖、经济、多功能而一举夺魁,并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体育场的设计。体育场造型新颖、雄伟、浪漫并富有象征意义。屋顶的设计造型反映出对速度的追求、情感的彰显,对体育盛事、节日庆典、崇高精神的向往。屋顶“缎带”的造型既体现出这种飘逸、自由翱翔的理想并同时彰现艺术和更美好的愿望。另外,体现不屈的人类精神的火炬如同悬浮在两组飘逸的锻带之间。火炬由螺旋状的环带构成,用悬索固定。火炬的位置是在整个体育中心和体育场的共同轴线上,她使人们从体育场任何地方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火炬的形象,它是人类体育精神的象征。体育场设备先进,电脑计时记分显示屏77平方米,南面主显示屏220平方米,可用于实况转播,场内照明系统可满足夜间足球、田径比赛和电视转播要求。奥林匹克体育场独特的造型打破了体育场传统圆形的设计概念,为国内首创。它除能举办国际最高级别体育赛事外,还可多功能开发经营:体育场内设宾馆、新闻会议中心、药检中心、体育俱乐部、会所、商场以及休闲娱乐设施构成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旅游观光、医疗康复、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体育文化中心。
奥林匹克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部,总占地面积14.56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万人。该体育场从 1998年12月31日动工到2001年9月31日竣工,创造了国内体育场馆六个“最”:速度——在国内同类场馆中建设速度最快;规模——目前国内最大、最好;设计——最早采用分开的“缎带”式屋顶;技术含量——电子田径记分系统最先进;技术水平——电子显示屏效果全国最佳;舞台——规模最大。这里承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和田径、足球等比赛项目。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体育设施及辅助设施十分完备,包括足球场、田径场、马术场、射箭场、棒球场、垒球场、曲棍球场、体育科技中心、新闻会议中心、药检中心、体育俱乐部。会所、商场、宾馆以及大型休闲、娱乐、康复设施等,它们共同组成了这座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旅游观光、医疗康复、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体育文化中心。随着中国体育运动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随着“体育热”的不断升温,这座现代化的体育中心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体育场的设计由美国NEB与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奥林克体育中心为承办中国九运会而投资16.7亿元人民币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在国内首创缎带式屋顶设计。21个色彩各异的看台区像一片片花瓣,合起来一看,广州市市花——木棉花,赫然入目,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曰“五环晨曦”。
求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全过程(要文字)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今晚,经过两年多精心准备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将正式在海心沙岛上演,这标志着亚运会大幕将正式拉开。
按照节目流程,亚运会开幕式将从今晚8时正式开始,共分为五个篇章,包括序曲《梦想》、《大地之水》、《海洋之舟》、《白云之帆》、《花城之邀》,表演时间约1小时。开幕式结束后,观众将伴随《日出东方》主题歌,迎来点火仪式以及45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入场,并最终在宋祖英演唱的歌曲《微笑》中结束。
这场由众多中外顶级艺术家打造的视听文化大餐,精彩纷呈,除了主火炬塔的点燃仪式外,值得关注的亮点多多。
1《白云之帆》浪漫刺激
一个人从近80米的楼顶俯冲而下的感觉刺激吧,180个人齐齐从80米的楼顶俯冲的感觉呢?《白云之帆》就是这么一台由艺术家和河南塔沟武校的武林小子们联手打造的惊险、刺激却又浪漫、温馨的9分钟表演。节目中多次俯冲的场景,在彩排期间,就已场场令现场观众尝到了紧张到几乎窒息的感觉。
这场节目的音乐更是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浪漫抒情,大片《X战警》《功夫熊猫》作曲约翰·鲍威尔和北京奥运会闭幕式音乐总监卞留念联手谱写和制作完成。
180名健儿,在地面1284名操作者和100名技术保障人员的配合下,从观众席正面高达80余米四座八面帆屏上展开了动人心魄的立体表演。这是一次大胆创意、挑战极限的全新尝试,不仅对于亚洲,同样适用于世界。他们在这独特的空间中,或跨越、奔跑,或攀爬、俯冲,容纳了冲浪、登山、游泳、跨栏等诸多体育元素……展示了中华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精彩地诠释了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最终,180余名健儿化作了8只巨大展翅翱翔的雄鹰。飞向蓝天,冲刺未来。
2《海洋之舟》气势磅礴
200名渔家姑娘手提渔灯,伫立海边,目送着男人们踏上漫漫海上“丝绸之路”。雄浑有力的号子声中,600名弄潮儿齐心合力,手拉肩扛出一艘巨大的航船。
这艘长28.8米、宽8米、高18米的“巨船”,是由世界顶尖的舞美大师马克·菲舍尔和中国舞美大师苗培如共同打造的“海洋之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360度的翻滚旋转。45名杂技演员和舞蹈演员扮演的“水手”,在一名船老大的带领下,驶入大海,在惊涛骇浪中搏击,在电闪雷鸣的波峰浪谷,“水手”们呼叫呐喊,前行的航船时而被抛上波峰,时而又陷入谷底,船在颠簸、在摇晃……“水手”们与海浪巨风展开殊搏斗。在翻腾摇滚的船这样一个特殊的舞台上进行表演,难度之高超乎想象。
最终选择在船桅杆等部分表演的是来自河南的杂技演员,但最初船的实物在去年12月底运抵广州安装后,第一次进行排练时,他们上到船上仅仅有些许的摇晃,就找不到重心,无法进行动作表演。整整一周时间,完全用来适应这艘极其“仿真”的船,这些身怀绝技的杂技高手,也有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最终克服“晕船”等困难,排练成型的《海洋之舟》,气势磅礴,成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精彩的看点。
3全球最大灯光奇观
48岁的沙晓岗,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灯光总监。此番他担任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团队灯光总监,把开幕式当晚的广州夜空,用灯光的色彩和造型,雕琢成罕见的视觉奇观,是不可多得的大师级的作品。
以“珠江为舞台、城市为背景”在海心沙岛上举办的亚运会开幕式,给了沙晓岚珠江两岸7公里的空间,尽情展现他和他的团队的才华。他们用2000多台探照灯、2000多台电脑灯,共计5000多台专业灯具,打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灯光城市行为艺术。
在开幕式序篇,随着海心沙岛地面水波的无限蔓延,配合绚丽激光,开启了世界上最大的喷泉阵列,波澜壮阔地晕染出长170米、高38米的水景奇观,如梦如幻。星空下,珠江上,观众席前四座八面80米高的视频巨帆昂然升起。珠江两岸焰火和探照灯将海心沙岛打造成一艘史无前例的全光影水景塑造的亚洲“和谐”号巨轮,在中国南大门,珠江入海口,“亚运之夜”起航。
开幕式进行到“绿色一分钟”时,短短的60秒里,灯光将高达600余米的广州塔幻化成高耸入云的绿色亚洲生命之树。海心沙岛周围及珠江两岸主要建筑瞬间变绿。
4海心沙变“亚运之舟”
据悉,本届亚运会开幕式是近年来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首次移师体育场之外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历届亚运会首次在江中小岛上举办大型庆典。
本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最大特色是“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届时,开幕式举行场地———被珠江水所包围的海心沙将变身一艘璀璨夺目的“亚运之舟”,而珠江岸、珠江桥以及两岸的迷人夜景、万家灯火,包括刚落成不久的新地标———“小蛮腰”都将成为开幕式宏大背景的一部分。
记者获悉,创意团队从海心沙仿如一艘大船的形状中获得灵感,开幕式舞台让人恍如置身一艘五星豪华巨轮的甲板:整个场地为“T字形”,文艺表演和开幕仪式主要集中在最前方靠近观众席处,沿T字形中轴线延伸处,为烟花燃放区以及道具和演员登场区域。整体基调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而且全部被波光粼粼的水面覆盖,遍布喷泉,舞台正中竖立着4面共8块超大LED投影屏幕组成的“风帆”,洋溢着一种扬帆出海的大气和豪情。在海心沙两侧,还会安排一些精心装点、满载星光花影的游船,邀请部分运动员代表体验珠江夜游,突出花、船、海的共鸣,充盈着一股南国水乡花城的浪漫。
5珠江面流淌亚运会徽
在海心沙岛上进行的开幕式亮点频现,在海心沙岛附近珠江江面上,也有一个极具创意的展示。一张交替闪烁着亚奥理事会会徽和本届亚运会会徽的巨大LED光网,流淌在珠江之上的海心沙水域,从珠江两岸,尤其是在广州的上空和周围的高楼上,都能够感受到江面会徽传递的体育精神和浪漫元素。
在确定本届亚运会开幕式的创意元素以“水”为核心后,亚运会开闭幕式制作总监路建康先生脑中就诞生了“舒展一幅珠江画卷”的构想,在开幕式当晚的珠江巡游的表演环节,展示亚奥理事会会徽和广州亚运会会徽的海上光网和代表亚奥理事会大家庭的彩船共同完成了这幅巨型流动长卷。
将运动会会徽以高科技的舞台展示手段与运动会开幕式艺术表演相结合的手法,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广州亚运会开幕式选择LED会徽光网顺着珠江流淌到海心沙,同样具有很强的可视性。
据悉,为了打造这张水面光网,使用了50万个LED光点,由500名熟练的技术人员耗费了5天时间,手工编织了长42米、宽48米,面积2000余平米的LED光网。经过反复试验的这张“水上会徽”不怕风浪、也不怕下雨。
6 600米广州塔绽放焰火
开幕式当晚,由世界顶级焰火大师克里斯托夫和中国顶尖烟火专家刘琳组成的中外团队,围绕高达600余米的广州塔“小蛮腰”精心打造的绚丽焰火奇观将尽情展示,为广州市民和游客提供难得的欣赏机遇。
克里斯托夫设计过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焰火表演。54岁的刘琳担任亚运会开闭幕式焰火中方总设计,他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焰火主管和现场指挥。
据刘琳透露,倒计时环节以高达600余米的广州塔为主要载体,进行40秒的展示最为精彩,焰火线条勾勒出的《红棉花开》,堪与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相媲美。“以木棉花绽放开启大幕,比北京奥运会用数字显示效果要更含蓄、更有韵味。”刘琳告诉记者,“这个倒计时还将创下一个新的纪录,600米高的广州塔是迄今为止广州最高的烟花燃放点,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倒计时焰火燃放点。”
7四星唱响《日出东方》
历届奥运会和亚运会开幕式表演嘉宾阵容是最受关注的看点之一。在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中,除了孙楠、毛阿敏演唱的会歌《重逢》外,表演期间还将有三首歌曲。
开幕式文艺表演结束后,观众将伴随《日出东方》主题歌,迎来点火仪式以及45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入场,这首歌曲由来自中国的韦唯、谭晶、陶喆以及韩国金贤重一起演绎。
另一出重头戏是由近年来蜚声国际的**明星章子怡与钢琴王子郎朗共同演绎,这首曲子名为《时光》。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郎朗说:“这首曲子是自己选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种青春的热情和节奏”,他形容道:“钢琴、舞蹈、歌声还有加上幻想性的特技,组成很强的超越时代感,感觉非常美妙的一个梦。”
最后,在焰火齐放的高潮时刻,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将为亚运观众一展美妙歌喉。
8火炬点燃彩虹如练
每届大型运动会的点火仪式都非常神秘。在近期的彩排中,火炬点火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导演们每每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更是三缄其口。由于不在体育场举行开幕式,火炬塔的位置就更多了些许神秘。 记者在彩排中看到,在开幕式舞台中心预留了一个可升降的平台,而第四篇章的演出有一个环节是,45名圣女端着圣水向场地中心升起的道具汇集,随后四个支柱将撑起这个道具。虽然这个道具未被点燃,但现场观众都猜测,这就是广州亚运会的火炬塔。
虽然点火方案尚是个谜,不过记者了解到,在火炬点燃时,观众可以看到一个特别的景象:赤橙红绿青蓝紫的七色彩虹焰火将同步出现在火炬上,营造出一片梦幻景象。
南都记者 刘黎霞 实习生曾鸣 新华社
开幕式节目单
19:00 暖场
主持人:董卿、吴大维、周瑛琦、梁永斌
长达1个小时的暖场期间,四名主持人将与现场观众互动,引导观众造人浪。现场将有歌曲联唱《和谐亚洲》、《期待这一刻》、《广州之恋》、《一起来》。另外,李宇春、阿信、莫文蔚将共同献唱歌曲《天涯共此时》,广东歌手汤灿将唱歌曲《木棉花开》。
19:55-20:05 入场 倒计时
贵宾及嘉宾入场就座,帆屏播放倒计时数字10、9、8、7……2、1,同时,电视塔燃放倒计时焰火。在热烈隆重的音乐中,帆屏升起,170米矩阵喷泉喷发,从猎德大桥至珠江沿岸的焰火连成一片。
升国旗,奏国歌。
文艺表演《起航》开始
20:06-20:11 序曲《梦想》
场内出现雨景视频画面和雨打芭蕉的淅沥声。这时芭蕉叶小舟飞来,1名小男孩手捧水瓶在场地中心降下,当他将水瓶中的水倾倒时,浅水区48名珠水神女喷射着奇特的水线起舞。场地中心喷泉将芭蕉叶小舟高高托起,小舟载着男孩向夜空飞去。深水区,水中升起16组水琴和16名水乐女子,两名骑手与白马在水面飞驰而过。
20:11-20:21 上篇《大地之水》
场内120片红棉背扇涌出,红棉花阵展开合拢,形成一朵巨型的红棉花。
红棉花瓣内渔灯闪亮,花瓣盛开时100名孩童流动而出,花瓣间一只红棉花伞下1名岭南女子独舞。渔灯、孩童、花瓣相映成趣。180名女子身披发光LED笠裙转动闪烁,笠伞女和红棉花瓣共同构成一幅红棉报春图。场外45艘彩船上,同时绽放红棉花。
20:22-20:36《海洋之舟》
场内上演着渔家故事。200名渔家姑娘目送男人们出海,120名大船操作者牵拉生命之船进中心舞台。水手号子声与女子们的哼唱刚柔相济,共同演绎南中国沿海的民俗风韵。
出海的号角吹响!海上的水手们与风浪展开殊的搏斗。渔家女们高擎渔灯,海边眺望,以岭南古老的渔歌祈祷亲人,平安远航。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水面上60面红帆在大船周围升起,同一时刻,一串串红灯笼升起。场外珠江上45艘彩船渔灯同时亮起,扬起红色的风帆。
20:30-20:52 中篇《白云之帆》
钢琴家郎朗倾情演奏,女歌手章子怡演唱《时光》,此时珠江上45艘彩船起帆,亮起LED灯。深水区内50名水上芭蕾者柔美浪漫的表演。深水区高空4名威亚演员惊艳飞腾,6艘摩托快艇速划水面。180名帆屏健儿在四座八面的帆屏上做立体表演,最后以大鸟图形定格。此时焰火升起,场外珠江上45艘彩船海鸥亮起飞翔。
20:52-21:10 下篇《花城之邀》
520名亚细亚鼓手击鼓,45名圣水女子手持器皿向中心缓缓走来,她们集体将圣水倒入圣火盆中。场外,城市行为艺术配合“绿色一分钟”,此时海心沙岛周围及珠江两岸主要建筑瞬间变绿。主场地及珠江两岸2000盏高倍LED探照灯变色成为绿波回廊。
鼓手们簇拥着四座同心桥桥臂向中心汇聚处行进,桥臂连接在一起。600名身着亚洲各国盛装的女子热情舞蹈,鼓手们在同心桥拼起亚奥理事会徽。歌手韦唯、金贤重、陶喆、谭晶共同演唱《日出东方》,火炬塔神奇地矗立起来。
21:15-22:46 宣布开幕 点燃圣火
各代表团运动员进场,广州亚组委主席和亚奥理事会主席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宣布开幕。毛阿敏、孙楠演唱本届亚运会会歌《重逢》。升亚奥理事会会旗、奏亚奥理事会会歌。运动员、裁判员宣誓之后,最扣人心弦的最后五棒火炬开始传递,圣火点燃!开幕式在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微笑》以及焰火表演中落下帷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