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侧翼底角弧顶-篮球侧翼怎么打
1.高位策应和高位挡拆?
2.雷霆不可或缺的关键球员:加里纳利如何帮助俄城逆袭
3.畸形的勇士,奇葩的传切,现在勇士的战术又开联盟先河,看不懂
4.三角进攻战术到底有多强,除了乔丹科比适合,其他的巨星也适合吗?
高位策应和高位挡拆?
策应配合 策应配合通常高大中锋运用较多,策应时进攻队员背对或侧对球篮接球后,以他为枢纽,通过多种... 通常策应配合可以根据策应的区域和位置分为内策应、外策应、高策应、底线策应等,其策应配合方法都基本相似 挡拆是一个篮球战术,拆挡或者挡拆属于篮球战术中非常基本的战术,主要通过进攻方球员间对于球的位置转移,配合球员的位置移动中寻找机会,造成无球空切或者是进攻方一名球员短时间的摆脱防守完成射篮动作的系列行为。这是篮球中最基本的配合战术。英语名“PickandRoll”。 目录 [隐藏] 挡拆战术-简介 就是内线球员挡住对方防守外线的球员,使本方外线队员有出手的空当;若对方补防及时,则本方内线向里移动,外线队员及时把球向内线转移。原则就是出空当。打个比方吧,一般业余篮球比赛里的时候,队员做战术配合,A的突破能力比较强,A就指挥队友B上来给他做掩护,于是B就上来了,做成一面人墙,A就往B给挡出的方向带球,然后突破上篮,或者进行投篮,球打进了,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掩护配合。一般通常人认为这就是当拆战术,很简单,就是互相挡一下人,其实这不是完全的挡拆战术,这只完成了一半,其实这只是挡。挡拆战术挡拆的精髓更多的是在拆,也就是拆球,把对方的防守拆开,拆散。前面说到了挡,那么拆就是从挡开始的,在队友为A挡人,背人的时候。A选择另一个方向的带球,那么要是在一防一的状态下,对手的另一名队员势必会跟上来进行补防。而我方的队员是处于静止不动状态的。因为篮球规则里挡拆的时候,掩护球员是不给移动的。那么如果是A在控球,就会面对两个的防守,或者造成包夹。而在A吸引两个防守队员防守的时候,A方的队员通过快速移动和跑位,就能够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在这个时候A就及时的把球分给他,使其投篮命中。这就是拆球,在NBA联盟里,很多情况都是采用一对一防守,联防基本没有,所以当拆的战术是经常使用的。而当拆战术发挥的好坏,那就直接取决于控球队员的能力和水平问题,一般控球队员都是属于联盟顶级水平的,比如纳什、斯隆等等。 挡拆战术-使用技巧 半场的拆挡产生前的最初雏形无非是控球者A分球给另外一名队友B,然后A立刻加速摆脱防守球员尽可能的向篮下移动,B在最适合的时机将球回传A,A完成上篮或者投篮得分。这是从空切从演变而来的。空切的问题是遭遇防守球员压迫防守,根本无法顺利接到B的传球时候的进攻时机无法出现,这个时候挡拆的配合呼之欲出。即B球员从接球到分球给A球员的时段的位置应该给A球员造成单挡的机会,令A球员可以出现一个半环绕B球员跑动,并且依赖此跑动摆脱防守球员形成短时间的无人防守从而完成进攻。挡拆战术拆挡的雏形已经足以应付大多数的半场比赛,可是并非无法破解。对于防守球员来说,针对拆挡的最佳策略莫过于错位,无论两名进攻球员如何反复进行牵制,两名防守球员相应的不停更换自己的盯防对象,进攻球员就会受到很大的压制,即便依旧会有拆挡的成功完成,流畅性的影响和失误率的上升也无法避免。 如果要追究更高层次的拆挡战术配合,就会涉及到球场上的第三名球员,当B球员接球准备分球给A球员时刻,由于防守球员的同步错位行为导致无法完成成功拆挡。此刻,无球的进攻球员C应立刻向A方向跑动,A和C互相错位的同时给对方做一个单挡,并且在担当完成后,A和C同时下底向篮筐方向移动。此刻,防守A或者C的两名防守球员会因此单挡而有瞬间的影响,而对于此刻持球的B来说,就会有两个选择:分球给A或者C,完成进攻的成功率就会上升。而在爵士的三人拆挡中,马龙担任这个B的角色较多。斯托克顿和霍纳塞克除了利用互相拆挡以外,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利用中锋或者小前锋的移动进行的拆挡。一种战术一旦成为经典,演练成熟就可以吃遍天下,可是拆挡挡拆战术在防守方身高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流畅的效果,爵士利用的就是马龙优秀的高位能力和斯托克顿快速的移动以及霍纳赛克稳定的射篮,形成挡拆的三人核心,带动全队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轮盘体系。挡拆战术繁琐复杂,变化至少有不下30种,非短篇所可以全盘描述,因此列举其中较为精髓部分而且贴切爵士的战术进行简单分析如上。挡拆战术-战术精髓 挡拆的精髓更多的是在拆,也就是拆球,把对方的防守拆开,拆散。前面说到了挡,那么拆就是从挡开始的,在队友为A挡人,背人的时候。A选择另一个方向的带球,那么要是在一防一的状态下,对手的另一名队员势必会跟上来进行补防。而我方的队员是处于静止不动状态的。因为篮球规则里挡拆的时候,掩护球员是不给移动的。那么如果是A在控球,就会面对两个的防守,或者造成包夹。而在A吸引两个防守队员防守的时候,A方的队员通过快速移动和跑位,就能够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在这个时候A就及时的把球分给他,使其投篮命中。这就是拆球,在NBA联盟里,很多情况都是采用一对一防守,联防基本没有,所以当拆的战术是经常使用的。而当拆战术发挥的好坏,那就直接取决于控球队员的能力和水平问题,一般控球队员都是属于联盟顶级水平的,比如纳什、斯隆等等。挡拆战术-战术分类 挡拆战术1.高(低)位挡拆
控球选手尽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队员退到3分线上,这样可以便于内线选手快速过来挡。内线选手采用面对外线防守队员的方法挡拆,而控球手要果断的贴着内线选手身后突破进去。当控球手一经过内线选手身后,内线选手应当立即已靠近篮板的那只脚做后转身,将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队员卡在自己身后,并相篮板移动,随时准备接到传球。这时如果一开始盯内线选手的防守队员跑去补防控球队员,择控球队员应立即将球传回到内线选手手中,因为内线选手已经相着蓝框移动了,而且这时离他最近的防守队员已经在自己身后了,你就可以轻松的上篮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队员没有上前补防的话。控球手则可以选择投篮,或自己上篮。最后高位就是远离篮筐的挡拆配合,低位就是靠近篮筐的挡拆配合。 2.掩护挡拆得分后卫和小前锋会在大前锋和中锋的掩护下跑到空当,这时候传球给空当的人就OK了。挡拆战术-经典搭档 挡拆战术一、马龙和斯托克顿 NBA历史上最成功的当拆配合那还是爵士队的马龙&斯托克顿。两人把当拆战士演绎到了极致。2004-2005赛季爵士队的德隆和布泽尔就很有马龙&斯托克顿的影子在里面,这也让爵士队的主教练杰里-斯隆看到了希望,决定以两人成为球队的核心来打造目前的爵士队,为此球队的前头号球星基里连科就非常的老火。斯隆在10年前几乎要走到了顶峰,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不知道现在的爵士队命运会如何,但是感觉2005-2006赛季的爵士被人忽视了。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狠角色,时隔10年后,再次进入西部决赛,也证明了斯隆复辟的决心和对过去的怀念。二、纳什和斯塔德迈尔目前联盟现役球员中,史蒂夫-纳什的控球、传球技术是一流的,作为球队的大脑他的机敏、智慧也是一流的,除去年龄的原因,他在控球后卫的位置上是完美的,因此,有幸成为纳什身边的队友是幸福的。2004年纳什离开了达拉斯,离开了诺天王,只身来到凤凰城,在丹东尼的指导下带领太阳打出了联盟跑轰战术的旋风。纳什跟小斯的挡拆配合是球队中比较重要的攻击手段,纳什利用挡拆的能力非常强,更重要的是能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方式将球第一时间传给拆开的小斯,然后由小斯肆虐对方篮筐。纳什和小斯各自都有持球攻击篮筐的绝对实力,因此他们的挡拆威胁最大。三、德隆和布泽尔德隆-威廉姆斯是新一代控卫的代表,因此关于他的挡拆战术也将是球队攻击战术中很重要的一种,因为德隆是那么的无私,那么乐于送出美妙的助攻。德隆跟布泽尔的搭配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爵士的老教练杰里-斯隆对挡拆战术的钟爱,杰里-斯隆执教爵士17个赛季,他的经典代表作就是马龙和斯托克顿组合,德隆跟布泽尔是斯隆目前重点打造的全新挡拆组合,他们的默契和威力在联盟赢得对手足够的重视,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组的两人中也都有着极强的个人攻击能力,他们挡拆后的威力一样巨大。帕克和邓肯四、帕克和邓肯 帕克和邓肯的组合威力远没有两个人名气听起来那么大,首先帕克并不是把传球为第一位的球员,他更多的时候也是跟保罗一样,利用他不可思议的灵活脚步和速度攻击对方的篮下,或者直接挡完之后进行中远投的攻击。其次是在马刺队的战术打法中,邓肯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是在四十五度的位置低位要球单打对方,要么直接45度打板,要么运球抹进篮下近篮筐得分,因此帕克跟邓肯的组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们并不依赖他们的挡拆配合,并不是能力的问题,或许是球队战术的需要。五、麦迪和姚明在分析挡拆战术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控球后卫,而麦迪作为得分后卫或者小前锋又是为何呢?挡拆战术中有挡有拆是完整的配合过程,当然也可以挡开以后直接攻击篮筐,不需要找拆开的内线球员,而麦迪就是这样的一个得分手,他利用姚明庞大的身躯,使防守队员被姚明挡在身后,麦迪空位轻松镖射三分。再之,麦迪的传球功夫也相当了得,可以实施助攻给拆开至篮下的姚明,他们的挡拆配合在范甘迪时代打的非常多,随着阿德尔曼的到了,姚明提上的挡拆的机会渐渐少了。挡拆战术-防守 挡拆战术的防守NBA有四种防守挡拆的方法。 “换防”(switchit)——防守持球者和挡人者的球员换位防守,这经常导致错位防守。巴克利和史密斯认为这不是一种成功的防守——至少在对太阳的时候是这样的。“夹击”(Trap)——当对方挡拆时,两名防守球员都去防守持球者,同时剩下的三名防守球员用区域防守来对付剩下的进攻球员。“阻挡”(ShoworHedge)——防守挡人者的球员暂时挡住持球者的跑动路线,尽可能的减缓他的前进以便防守持球者的队员回来,然后前者恢复对挡人者的防守。值得一提的是,马刺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防守挡拆。“放投”(Gounderthepick)——这种方法只是在对付一些差劲的投手时使用。防守挡人者的球员退后使防守持球者的队员从他和挡人者之间穿过去,这样使后者能跟上他的防守对象。但是由于有一个时间差,持球者往往有一个空位投篮的机会。挡拆战术通常在两个位置使用——弧顶(HIGH)和肋部(ELBOW,罚球线的延长线与三分线的交点)。位置不同,战术也通常不一样。
雷霆不可或缺的关键球员:加里纳利如何帮助俄城逆袭
在2008年选秀大会上,已经纵横意大利本土联赛的天才少年加里纳利被尼克斯选中。
首个赛季因伤只打了28场,场均仅5.2分。但是他第二个赛季就能拿到场均15.1分的数据,随后在安东尼的交易中被送往了掘金,去年又在乔治的“大交易中”被快船送走,他似乎注定成为巨星的筹码。
一、30岁在快船打出生涯最佳赛季,给机会就能发光!
从数据上来看,加里纳利有成为全明星的潜质。但是伤病一直困扰着他,他职业生涯的11个赛季里,只有一个赛季出战超过70场,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发展。
但加里纳利总归是一名拥有出色能力的球员。上赛季他在快船发挥不错,首发出战68场,场均打30.3分钟可以得到19.8分,刷新了职业生涯赛季得分记录。不仅如此,他46.3%的整体命中率和63.3%的真实命中率同样创下生涯新高。30岁的加里纳利,正处于他个人进攻技巧与身体结合最完美的阶段。
加里纳利身高2.08米,生涯早期打过得分后卫,现在主要打小前锋。按照现代篮球的划分,他是一名侧翼球员,而且是一名身材高大的侧翼。
他上赛季以43.3%的命中率场均投进2.4记三分球,可能是保罗-乔治和博扬之外联盟第三好的侧翼三分球投手。他的三分球出手主要集中在弧顶,赛季共出手了212球,命中率高达42%,在左侧45°角和右侧底角命中率更是达到了50%。
在中距离方面,加里纳利出手的并不算多,3-10英尺,10-16英尺和16英尺-三分线内的三个区域命中率分别为36.3%,43.3%和33.8%,效率维持在联盟平均水平。
加里纳利是一名很擅长看人下菜的球员。由于在三号位上的体型优势,在面对那些尺寸不如他的球员时,他可以利用身高和力量直接强吃。当对手用大个子来干扰他的投篮时,又可以利用速度优势完成过人。
同时,他也是一名联盟水准线以上的单打手,上赛季快船的关键球基本上交给他来执行。在绕掩护投篮方面,他的表现甚至要好于凯文·杜兰特。而且,凭借结实的身材,他还可以为队友提供不错的掩护。上赛季,他的进攻效率为125,进攻胜利贡献值6.4,总的来看是一名进攻手段全面且高效的球员。
在防守端,上赛季他场均0.7抢断0.3盖帽,112的防守效率配合1.8的防守胜利贡献值,保证了他在防守端并不至于拖球队的后腿。
二、在雷霆进攻犀利,成为三叉戟之一
在本赛季被交易到雷霆之后,加里纳利的进攻表现有所下滑,场均出战30.8分钟可以得到19.2分,排名联盟第38位,整体命中率和真实命中率较上赛季都下降了两个百分点以上。但依然是球队侧翼上的头号得分手。
但他的投射依然十分出色,本赛季以40.9%的命中率场均命中3.0记三分球,在三分球出手次数提高后,命中率出现小幅度下滑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在定点投射方面,他场均进行5.2个回合,作为他的主要进攻方式,占个人进攻的31.0%,每回合得到1.13分,优于联盟78.0%的球员 。另外,他的绕掩护投篮每回合可以得到1.32分,效率优于联盟95.4%的球员。
由于战术地位的下降,本赛季加里纳利在中距离的出手减少了,但是在10-16英尺和16英尺-三分线内的距离命中率都突破了40%。
我们不能因为加里纳利出色的外线投篮而忽视了他的低位单打能力,本赛季他场均进行2.4个回合的低位单打。与海王并列球队第一,但是每回合得到1.02分,优于联盟80.7%的球员的效率还要好于海王。
综合来看,加里纳利本赛季进攻端的发挥并没有因为球权下滑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他依然是球队侧翼上的最强火力点,他的三分球投射和低位单打十分出色。既能为亚历山大和施罗德拉开突破的空间,也能利用体型优势在低位惩罚那些比他矮小的防守球员。
三、防守马马虎虎还是没长进
加里纳利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攻强守弱,相较于他出色的进攻来说,加里纳利的防守确实如此。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的防守在联盟侧翼中处于一个较差的水平。 由于膝盖的十字交叉韧带受过伤,横移速度的下滑导致了他在防守端容易跟不上一些对手。他本赛季场均仅0.7抢断0.1盖帽,防守基础数据上平平无奇。但是场均要在油漆区丢掉31.6分,队内排名第一,容易被对手一步过掉再加上不太出色的弹跳使得他确实很难在禁区对对手形成有效的干扰。
在限制对手投篮命中率方面,加里纳利的表现还算不错,把对位球员命中率限制在了49.0%,防守DIFF%值仅1.9,队内甚至还要好于亚历山大。
受限于身体条件,加里纳利的单防表现并不算太好。但是在团队防守上,加里纳利是一名十分有头脑的球员。里弗斯就曾经表现,加里纳利在场时,球队防守端总显得十分“吵闹”。
显然加里纳利是一个在防守端善于和队友沟通的球员,类似于追梦格林,会把防守失位的队友推到正确的位置上。这类球员往往拥有出色的大局观,能够判断球场动向。加里纳利也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只是受限于身体条件,没有通过个人数据表现出来而已。
四、季后赛会是保罗的得力助手
上赛季季后赛中实力较弱快船和勇士血拼了6场,很大程度上的消耗了勇士的精力。而快船能从勇士手中夺走两场胜利的重要原因,除了路哈组合的出色发挥,也离不开加里纳利的稳定表现。
整个系列赛,加里纳利场均出战33.6分钟,可以砍下19.8分6.2篮板2.7助攻1.3抢断的全面数据。是球队锋线上的首要得分点,产量最高的三分球投手,队内表现仅次于路威。
在G2的比赛中,加里纳利砍下了24分,接近球队首发球员的一半,仅次于路威的36分和哈雷尔德25分,三分球6投3中命中率达到了50%,帮助球队拿下胜利。而在G5的比赛中,加里纳利再度砍下26分7篮板,正负值+12,又是球队中除了路威和哈雷尔之外表现最优秀的球员。
在G6中,加里纳利砍下了职业生涯季后赛新高的29分,但是全力发挥的杜兰特砍下了50分,让加里纳利的里程碑变成了“里程悲”。虽然如此,但是加里纳利在整轮系列赛中的出色发挥不应该被否定。
在本赛季的季后赛中,相信他依然能打出稳定的表现,成为保罗和亚历山大身边最好的帮手。
五、雷霆排兵布阵的核心人物,球队战绩不能忽视他
纵观雷霆本赛季出场时间排名前二的四人组,都有加里纳利的名字。没有了保罗-乔治之后,雷霆的锋线上缺少了能够自主得分的球员。目前球队锋线仅加里纳利一人得分上双。替补锋线弗格森场均仅能拿到4.2分,而穆斯卡拉,迪亚洛等球员也是难堪大用。
雷霆依然应该把加里纳利放在首发小前锋的位置上。他和保罗,亚当斯以及亚历山大搭档的747分钟里,进攻端球队净胜对手2.0分,三分球命中率提高1.6%,罚球命中数可以增加10个,在防守端抢断和盖帽分别可以增加1.4和0.6个。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把加里纳利放到内线,打小个阵容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加里纳利的防守能力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把弗格森摆在大前锋的位置上让他在攻防两端都显得无所适从。
弗格森+加里纳利+保罗+亚历山大的四人组每100回合要净负对手9分,整体命中率和三分球命中率都在下滑,防守端也会大量丢篮板,整体篮板下降2.1个,盖帽会减少0.4个。在季后赛中,雷霆还是应该主打常规阵容,在合适的情况下摆出三后卫才是上上之策。
整体来说加里纳利又打出了一个“准全明星”的数据,但对他的褒奖却鲜有耳闻,也许他注定没有超级球星命,可他是一名好球员。
畸形的勇士,奇葩的传切,现在勇士的战术又开联盟先河,看不懂
2021赛季的勇士是我见过的最畸形的球队。随着库里本赛季越来越多的高光表现和勇士不上不下的战绩,这支球队所展现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远远不是“不让库里放开抡”可以简单概括的。
勇士问题的第一点,是阵容。众所周知,勇士队目前是全联盟第一高薪,队内库里、格林、汤普森、维金斯四个大合同,休赛期又顶着巨额奢侈税1750w拿下了乌布雷,可谓斗志满满。
而打起比赛来却发现,这套号称天赋异禀潜力无穷,重金打造的首发阵容,却屡屡被人暴揍(详情请看 勇士的首发危机 ),全联盟只打的过森林狼;在2月7日输给独行侠的比赛中,首发阵容在第一节的前五分钟只得到了两分;反倒是一帮底薪替补状态火热,屡屡救球队于水火之中。
高阶数据也证明了一切:
WS(胜利贡献值):
第一名库里3.4(联盟第6),第二名大米恩.李1.3,第三名维金斯1.1,第四名鲁尼1.0,第五名贝兹莫尔0.8;
BPM(表现球员在场正负值):
第一名库里7.1(联盟第五),第二名贝兹莫尔0.5,第三名鲁尼-0.2,第四名大米恩李-0.3,第五名安德森-0.4;
VORP(体现球员在队内的不可代替性):
第一名库里1.9(联盟第四),第二名贝兹莫尔0.2,第三名大米恩李0.2,第四名鲁尼0.1,第五名安德森0.1;
什么意思?在库里拥有顶尖高阶数据的同时,其他所有球员都很糟糕,而其中唯一有贡献的那么几个人,工资最高的是500w的鲁尼,剩下的全都是底薪……
勇士队交着全联盟最高的薪金,而真正帮球队赢球的人,除了库里,全是一帮二轮秀替补球员;拿着千万年薪的大爷们,上场投不进防不住,贡献全是负的。让人纳闷,勇士花这么多钱,图个啥。
勇士的奇葩不仅表现在数据端,场上更是如此;
这是勇士的常规进攻套路,美其名曰,科尔式传切,又名“弧顶”。
一个大前锋在三分弧顶被放空,周围3米没人。周围毫无干扰的情况下,他一不投篮,二不运球,站原地想把球传给队友。这种奇葩战术,我看球这么多年来,独一份;所有的进攻战术,无非就是为了找一个好的出手机会,那还有什么出手机会,比周围三米没人更好呢?
有人会说,你不懂,普林斯顿听说过吧,当年国王队就是这么打的,差点把OK组合干掉了。但恕不知打普林斯顿有个基本要求,拉到罚球线弧顶的那个中锋,要有投篮能力,不然对面中锋守篮下不出来,你小个子跑空切,在篮下就是被冒。换句话说,打传切的基本要求,是弧顶组织的那个大个子,要有把对方内线拉空的能力。没有这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
还没完,下面这个回合更有意思:
依旧是格林弧顶组织,勇士经过一系列的战术跑位,给三分命中率29%的乌布雷,创造了一个底角三分的机会。库里心领神会,冲到禁区抢篮板,居然还挣到了球权......全队最高最壮的人弧顶组织,最不靠谱的射手投3分,最矮最瘦的抢篮板。这个分工,明确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更有甚者,第三个进攻回合看的我怀疑人生,
对战马刺的全场第一次进攻,191的库里跑位低位去挡住了马刺中锋阿尔德里奇,怀斯曼得到机会出来怒打一铁。
这个战术中,难道不应该角色互换?从来只有大个子给射手无球掩护,因为大个子身板壮,挡住的面积大;而掩护出来的空挡机会给射手再好不过。让一个1米9的瘦弱小个子给210的中锋挡拆,意义又在何处呢?是因为库里掩护质量高,还是怀斯曼投篮准?个人实在无法理解。
还有一个细节,维金斯一如既往地,默默地站在底角。
让一个没有任何三分能力的黑粗硬站弧顶传球;让全队最高,胳膊最长的中锋出来接球投远投;让两个运动爆炸的锋线站底角当三分投手;让全队运球最好,突破最好,投篮最好的控球后卫,唯一的球星给中锋无球掩护和冲前场篮板。这就是勇士主力阵容的战术构成。
正常的篮球世界里,不会投篮的内线大个子,要么站篮下,要么出来给持球人挡拆;弧顶拿球的,是投篮好,能突破的小个子;运动能力强的侧翼,作为第二攻击点负责接应或者切入;底角站着的,只能是三分射手。而勇士的奇葩战术,全是反的。
打个比方,如果是打仗,勇士就如同一直军队,让骑兵攻山地,步兵站平原,弓箭手冲锋,战车守树林。所有人都用自己最不擅长的方式在打球,突出一个不舒服。
勇士队有黑粗硬,有射手,有突破好持球棒的控卫,有身体天赋爆炸的锋线,只是他们大多数时候,都不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勇士的替补阵容怎么追分的?库里拿球,鲁尼挡拆,贝兹莫尔和达米恩李站底角等三分机会,就这么简单。
论天赋和能力,勇士的替补跟首发差了两个档次,但他们每个人在场上,都只用自己会的那一招。
说到这里,本赛季,库里作为挡拆持球人,每回合得分率高达1.21,是所有控球后卫中最高的,然而这个战术勇士每场只打7.6次;库里的挡拆使用率比之前篮网的第六人勒维尔还要少。
做个对比:
东契奇场均作为挡拆持球人14.4次,每回合得分0.99;
特雷杨场均14.5次,每回合得分0.99;
利拉德场均12.5次,每回合1.14分,
拉文场均11.3次,每回合1.02分,
米切尔场均10次,每回合0.87分;
肯巴沃克场均10次,每回合0.96分......
没必要再继续列举了,在所有的优秀的控卫持球者都在频繁地用挡拆来作为战术发起点的时候,勇士弱化这么好的一个高效战术,让人无法理解。
维金斯作为全队唯二的持球攻击点,24场比赛没有跟库里打过哪怕一次挡拆配合。
最后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2月9日勇士输给马刺的比赛中,第四节最后的5分30秒,主力阵容对垒的关键时刻,库里一个人得到14分,勇士其他人一分未得。
这就是勇士现在的畸形战术,给出的答案。
三角进攻战术到底有多强,除了乔丹科比适合,其他的巨星也适合吗?
三角进攻其实是传统的大中锋内外结合的战术打法向外线主导进攻的过渡战术,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小球战术,但不像现在的小球完全放弃了内线,以三分和攻框为主,放弃了中距离,同时压缩进攻时间。这首先需要一个强力的外线球员,可以错位拉开单吃,造成对方防守的局部吃紧,如果包夹则在罚球线和弧顶中间有一个策应手,底角或45度有投篮手,这样人球移动,造成局部空间优势。
作为三角进攻的箭头,既要有很强的单吃能力,同时要能传球策应,所以乔丹、科比都有场均五个以上的助攻,同时要求人人都能传两下,除了箭头外不贪恋单打,因此三角进攻的球队人人都会有助攻。相对平均,其实也是分享球的理念,让人和球都动起来,但也必须有关键时刻单吃的人,不然只是人球移动也打不成。三角进攻或者乔丹对篮球的贡献就是开创了外线球员主导篮球战术,才有了后面四大分卫的繁荣以及现在小前锋的盛世。
所以依托于乔丹和科比为核心的球队才最终成功,总结来说:两名顶级球星将这一战术推到了顶峰,而这一战术本身也只适用于有如此超级球星的球队。现在篮球只有三个位置了,即持球者,侧翼,大个子!就今年复赛后的打法其实都是战术的极度简化,有点返璞归真的味道,最高效的寻找投篮空间!
实际操作上,都是持球者进行一串二,或者利用挡拆进行二串三,即必须从侧翼或者内线来进行协防补防持球者,1对1防不了持球者,势必造成一个空位机会,从而进行分球,传导球,来找到最合适的投篮机会,这对进攻的球场视野,防守者的体能都远远高于过去篮球运动员。因为规则变化太多了,以前球的流转很难像现在这么流畅,不是战术理念不够先进,而是防守强度大,身体接触多,跑位、要位都会被防守方阻滞,现在的规则下阻滞明显小了很多,所以球的流转更顺畅了,而三角进攻带来的分享球的效果就不如反复的空切、无球掩护跑位来的好了。
不是就巨星就能打的,99年湖人有四个全明星其中包含OK还是不行。三角进攻需要的是分出球权、无球跑动、高位策应、低位单打等一系列的进攻,不光是巨星单打就行得通的。因为巨星单打,菲尔进公牛前柯林斯就是巨星单打,球队始终倒在东决。说明不是巨星单打就行,这个进攻是门槛高,不是上限低,你看科尔的执教体系就有融合三角进攻。
三角明显不是专门给巨星单打阵容,更倾向于利用巨星给其他角色球员创造空间,科比的后两冠尤其明显,为什么说老说抱加索尔大腿,因为加索尔来湖人后明显效率和队内作用上升了,以前就就是个主攻型的内线。来湖人后变成球权支配者,倾向内线的皮蓬,都是利用得分能力强的球员吸引对方防守注意力,形成局部优势,最后再利用对方加紧看防角色球员,获得超巨的单打空间。
乔丹科比,更像攻坚手,全队整体不错了少一个绝对进攻强点就能发挥最大能力,类似上上个赛季的猛龙,球队整体配置基本都不错就少一个关键时刻攻坚者,詹姆斯是不太需要球队配置整体很好一群射手就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