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冰,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和降雪哪个好,为什么?

2.关于人工增雨

3.为了保障北京29届奥运会的正常进行,我国气象部门是怎样干预降雨的?

干冰,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和降雪哪个好,为什么?

北京奥运会人工消雨-北京奥运会人工降雨

碘化银 在人工降雨过程用作冰核形成剂。在北京2008奥运会上,该物质被应用于人工消雨,成功保证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顺利进行。

干冰在人工影响天气中作为冷云催化剂而被广泛应用。

关于人工增雨

人工降雨实质上是使雨水提前落下来。

在中国,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是从太平洋过来的,因此实行大规模的人工降雨后,有可能使特定方向的降雨减少。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就进行过大规模的“人工消雨”作业,也就是让雨水在到达北京之前降落下来。

为了保障北京29届奥运会的正常进行,我国气象部门是怎样干预降雨的?

8月8日,北京空气湿度达90%以上,几近饱和。从中午开始,一连串强对流暴雨云带自西南方向顽强地向北京城进发,向“鸟巢”进发。

北京气象保障等部门联合作战,动用飞机、地面火箭持续进行消雨作业,共播撒膨润土8吨、发射火箭弹1110枚成功阻截暴雨。奥运会开幕式历时4个多小时,国家体育场“鸟巢”滴雨未下。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说,刚进入8月,北京上游的西北部地区就已经形成大片冷锋云系,东南部地区副热带高压边缘有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向北京输送。随着开幕式的临近,北京地区的天气变化形势愈发复杂。8日早7时20分,在河套地区形成的降雨云系不断加强,并向北京进发,气象部门严密监测这条云系。郭虎说:“它走得快一点、慢一点、加强一点,都有可能对开幕式造成不同影响。”

8时,驻守在机场的10架飞机进入待命状态,作业人员和空地勤保障人员共计300多人随时准备进行“消雨”作业。13时左右开始,3个多小时内,两架民用飞机分别对张家口南部、东南部地区进行了空中云物理探测,另外两架军用运八飞机在张家口南部和东南部地区播撒膨润土8吨,使部分暴雨在河北保定以北地区提前降下,当时最大雨量达100多毫米。

“我们利用卫星和天气雷达密切跟踪降雨云团的变化,发现到8日下午,北京周边又出现了强对流云并很快旺盛发展,逐渐向‘鸟巢’逼近。”北京市气象局局长谢璞告诉记者,当日14时,北京、河北、天津地面火箭作业点的680多位作业人员已全部集结到位。

16时08分,河北13个、北京25个地面火箭作业点开始作业,遏制了第一批云系发展;20时,不断“冒泡”的降雨云系开始从东北和西南影响北京郊区,并继续向城区“合围”。此时,离城区最近的五棵松地区已降雨0.9毫米。而北京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室的呼叫器不断响起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发回的讯息:“火箭发射作业完毕。”“雨停了。”“火箭炮打完了。”

21时35分,气象会商结果显示,河北保定地区出现超强对流云团、云高接近20公里,向北京房山区移动,同时,顺义、密云、门头沟出现较强局地新生对流云团,降雨将在一小时内影响北京城区,气象台随即发布了雷电**预警。

此时,奥运会残奥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果断决定采用打云头、切断云体水汽输送方法,连续多批次组织实施火箭催化作业。呼叫、联络、回复,又一轮超强的消雨作业完毕后,根据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雷达探测实时分析,经飞机和大规模火箭消雨作业后,降雨强回波中心明显减弱。

截至23时40分,历时7个多小时的火箭弹人工消雨作业全部结束,河北13个地面火箭点,北京25个地面火箭点,共进行了20轮116点次人工消雨拦截作业,累计发射火箭弹1110枚,两度成功化解“鸟巢”降雨威胁,也填补了奥运会历史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空白。